【且慢】杂货之岛

标签:
郭婕厦门宋体杂货鼓浪屿休闲 |

在厦门逗留四五日,创办U-pick life的郭婕姑娘带我转了两天的杂货店,到第二天夜里九点来钟,她说:“就是这样了,转完了。”对面的BRT思北站如我一直幻想中的外星站,在夜色中闪现微光,她的大眼睛那么亮。
在所有这些杂货店,我差不多凑齐了又一套一打制的形形色色的杯子,加上郭婕送我的十二生肖杯,“杯子假仙”当之无愧,外加各种餐垫、铁皮东西、橡皮印章、瓷器兔儿、大铁勺,什么的。还找到了木质地的字母,凑齐了俺自己的手工品牌SHU这三个字,省了自己雕刻的功夫。当日,去邮局邮寄了两个大箱子,次日又一小个,回北京这都是稀奇玩意儿。厦门的杂货,确实比别处旺盛些,虽然在某些友邦人士看来,有多么幼稚、便宜、不成体系。
连我1982年生的表妹阿汝都记得蓝色小屋,那便是现在厦门杂货之祖爷爷邦店的前世,邦也叫成FEN,据说地道念法应该是一个个字母念出来,又据说,邦是店主人家因父之名,店子的另一个乳名静芬,乃是他妈。能把这一堆儿名字和典故搞明白的,都是杂货铁杆,我不算,我是临时突击的。邦店的老店在镇邦路上,在鼓浪屿其实有两家,新店极其隐蔽,似乎在考验同学们躲猫猫的能耐,夕阳下面,光线照射在铁框和玻璃的店面上,那里还布置了百叶窗,一些花草,一只正经旧的木头桌子,这样就很杂货,心乱不起来。
邦有邦的好,仓库整齐得令人不好意思作乱,每件易碎品都用牛皮纸包装,这对我这样的邮局达人异地客有帮助,我还喜欢南华路斜对面,斜坡走下去那条叫做顶澳仔的街,小广场二楼有个店,名字居然给忘掉了,肯定不是沙茶。店主有点儿迷迷糊糊,我去了两次,货架上都有点儿小空,他不着急进货,还在跟人聊天,但他那店里头就是经常能淘到有趣的货。还有就是靠近思北站的t.t.tree,没拼错吧?似乎比邦要柔软跟小cute一点点,里面的藤制品顶美。
O2是杭州外来户,我也是在网上先看到它们的店,再看到实体,厦门的这家实体店摆了太多茶壶了,不够杂货,还据说它有些东西简直就是无印良品的双生子,连材质都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跟无印良品私交甚好。
顺道说一句,鼓浪屿上的台湾手工皂店那么多,为何家家价比黄金?小小一块薰衣草皂,居然要卖到两百多块,手工是要贵,但不是死贵。去鼓浪屿那日,我们逛累了店,去到搞音乐的黄勃家小坐了一会儿,他力荐厦大附近的ZAKKA店,当日我们倒也去过了,不知道为何,我觉得ZAKKA那样的古董路线,是为男性开的,古董皮沙发跟老式餐具,放在家里,其他东西都要换,一律换成古董的。不信你去参观下黄府,他坐在一百多年的老钢琴前弹来弹去,我站在阳台上,看到一只鸟自天边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