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慢】哈喽,哈雷
(2010-09-03 09:12:33)
标签:
休闲 |
我心里头有个偏见根深蒂固:喜欢哈雷摩托的都是些疯子。
来了美国才知道,疯子也分左中右,一种是真的疯,以骑在哈雷摩托上为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骑哈雷,穿黑皮夹克,刺青,上哈雷酒吧,跟哈雷小组群居,交往哈雷女朋友;有一种是中等疯,有一辆哈雷,有参加哈雷车友会,有逛哈雷论坛的习惯,偷偷地还买回报值仅次于微软的哈雷公司股票,周末骑上哈雷去郊区转转;第三种,基本上是假疯,一次性疯,摩托车是租来的,刺青是贴上去的,连行头也可以租得到,只是为了从无聊的中产阶级生活中,换个壳子生活一日,缓解一下郁闷的情绪。
想当年,其实有一百出头年了,1903年,哈雷三兄弟创建了哈雷公司,我一直怀疑那不过是个摩托车修理行那么大规模,因为一直到1906年,该公司还只有六名员工。美国梦之伊始,总是如此幼齿小型,哈雷是在一战二战中成长壮大的,因为分别给一战和二战市场提供了约莫两万辆和八万辆军用哈雷,这些士兵们回到本土,看到哈雷的身形,听到他轰轰鸣响,亲切得不得了,当时就转型成哈雷党人,他们大多以一种战后的热情,和理想主义,在哈雷这种载体上,继续爱国。星条旗啦,胳膊上的政治主张啦,所以,哈雷,其实是草根政治欲求之载体。
哈雷多雄性啊,粗旷、狂野,无所顾忌,吵得要命,分贝惊人,在1953年之前,哈雷公司还有个叫做Hendee的竞争对手,这一年这个对手倒闭了,从此,放眼望去,美国差不多只有一家摩托制造公司。说它草根,一般人还买不起,普通的流行款,每辆要一万五到两万美元,老爷车会出售到三四万美元。随便到一家二手车市,五六千美元搞定一辆二手汽车,正常不过了,玩哈雷,需要本钱。当然啦,你可以付按揭,也可以买那种几千美元的低档型,发烧友是越玩越High,一般型号他们已经没法满足了。再加上种种配备产品,最常见的如帽子,头巾,内衣,袜子,夹克衫,靴子,甚至于钱包和打火机。全身上下哈雷,犹如土匪进村,非常硬朗,酷硬。
六十年代,嬉皮士老去之后,哈雷族越来越小众,成了看着比较商业化的车主俱乐部,它们一律叫做H.O.G(Harley Owners Group),跟肯德基一般,全球哪儿都有连锁机构,作为哈雷车主,要有什么标准造型嘛?也不见得一身刺青满脸匪气了,请参看斯瓦辛格和李亚鹏,他们都是。
我们做女人的,就不要去想怎么哈哈雷了,要不要交往一个哈雷男友,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胆子要够肥,心要够狂野,内里还有叛逆之心,人的一生当中,有一段太妹的小经历,该有多重要,唯有太妹过,才知道活着是什么。所以,时下,每当马路上还听得到哈雷的轰鸣,我都会忍不住张望后座上坐着谁,如果是一个刺青妹,那么恭喜她,青春最残酷不过如此了,如果是一个学生妹,那么也恭喜她,将来的人生不会有如此分贝了。中产阶级生活,多没劲啊,以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为证,去了巴黎又能怎样,有本事在当地拽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