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说是人类的梦》
(2012-01-07 19:36:18)
标签:
小说是人类的梦当代文学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作品有意无意之间文化 |
分类: 推荐和转载 |
- 转自《今晚报》
发布日期: 2012-01-07 00:00 - 作者:柯云路
第一,它应该有好的故事。自从现代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覆盖现实主义的文学新潮之后,故事已经远不是文学的必须追求。有情节无情节都可以做小说,无情节甚至成为时尚。然而文学探索的结果表明,好的故事不仅是文学新潮不该排斥的,而且还常常是新潮作品要选择的。一个好的故事能够奠定作者获得读者的自信,从而可以在文体上进行更加陌生而自由的实验,多少有点长袖善舞、多财善贾之意。
第二,包含较大容量的社会内容。通常现实主义所说的社会批判,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出的各种精神现象都在此列。强烈而充足的社会内容依然是当代文学阅读所具有的特殊渴望。
第三,深刻的心理内容。揭示人类深层的心理活动,剥露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种种情结,描绘各种人格形成的历史,是文学至今可以做的独家报道。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可以在心灵的深处触发地震。
第四,无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如何将冷漠、麻木、荒诞、反讽、漫不经心、无可奈何等等语调赋予了文学叙述,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依然是最伟大的文学精神。一部好的当代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要素之一,就是这种必不可少的精神。
一切社会图画都可以进入文学,经济、政治、战争、性、贫困、财富、罪恶、苦难、失败、成功、生离死别都可以成为文学的素材;然而,倘若做个色情与金钱的成功梦自我陶醉,或者做一幅垃圾堆的写真来绝对真实地表明自己的穷极无聊,未必能够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
文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一视同仁地理解与同情。文学精神是和真善美这样的范畴相一致的。文学精神有时可以用“悲悯”二字概括。文学描写欲望,但它不是无耻地宣泄作者的欲望,而是描绘整个社会的欲望,特别是描写欲望后面潜藏的痛苦。在一切繁花似锦或颠沛流离或醉生梦死的生活中,都透视到灵魂的痛苦,表现出俯瞰人生的悲悯。
这是文学特有的精神。一些貌似很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和一些貌似很精巧的先锋作品之所以缺乏真正的文学力量,是因为它没有这种精神。
第五,先锋的文体。是指叙述的方式,是指语言,包括语调、语感,诸如此类。更彻底地说,叙述的方式从来不只是方式的问题,譬如叙述的语调从来不只是语调的问题,它包含着叙述者对整个世界的态度。
先锋的形式和先锋的内容常常是难以分割的;然而我们总可以做一个大致的分割。写作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如何写。文体就是如何写的问题。文体的创新是一部成功的当代文学作品的要素之一。同样一个故事,当你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讲述出来时,不仅使故事内容显得更新颖,不仅使小说获得一种形式美,而且为纯粹的文学技巧做出了新的贡献。
上述五个要素不是分列的,而是融合的。
好的故事,丰厚的社会内容,深刻的心理揭示,这三个要素都融合在活生生的人物中。
所谓文学精神,则是作者自身本该具有的人格。
小说在表现众多人物,其实又在不经意中表现着惟一的人物,那就是作者。作者似乎可以躲在小说背后不露痕迹,然而他的全部作品最终不过是塑造了自己。一个好的作家要把自己真实的灵魂坦荡地交给世界。光天化日下无他躲藏之处,涂脂抹粉的小技术不能改变大形象。要把一身肮脏的皮褪掉,本真地站到阳光下。
这在电脑时代仍是文学写作的真理。
一个好的文体同一个好的故事一样,不是理性刻意为之的,而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做成的。作者的精神,作者面对的故事,作者面对的读者,这一切构成了作者梦幻思维的环境;而叙述的文体与通过这个文体讲出的故事则是在多少有些不假思索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这个世界有一个现象是不能证明的,却是人人相信的:那就是人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