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2011-04-06 16:38:00)
分类: 我的散文杂文

       结论——这样才能感知幸福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大女儿的照片)

以上(见博文《感知幸福1-11》)是我截取自己人生最低谷时期,家庭和事业处于艰难困苦中如何感知幸福的一段生活经历,力图说明一个我的观点——怎样感知幸福。

我认为,幸福是人的内心感受,一种美好的感受。它与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它与一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的多少也非正比。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的一些勤奋创业取得了万贯家财的中国移民,他们很富有,他们的生活水平超越了一般美国公民。但是,他们的内心总是没有美国人那样幸福快乐,这使他们百思不解。于是他们给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请美国总统回答这是为什么?美国总统在回复中只答复了二个字——心穷。是啊,尽管物质上已经富有,但是,却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怎么会轻松快活呢?还有一个故事:两个拾荒的夫妻,过着贫穷的生活。当日落西山,卖完了最后一车废品,男的骑着三轮,女的坐在空车上回家。男的一边用力蹬着车一边欢快地唱着歌。女的甜蜜密地依偎在男人的后背上,脸上流露出幸福、安详的笑容,两人不时快活地嬉闹着。路人被他们的快活感染了,无不驻足微笑相望。他们奇怪地发现,在晚霞的绚烂中他们是那么美!这对贫穷夫妻一天劳碌之后,所得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幸福的。
    人来到世上走一遭,短短的几十年,有些东西是自己难以决定的。例如:你在哪里出生、出生在什么样家庭、怎样的社会时代背景、身体是否健全、相貌是否漂亮……;有些东西是你选择有误或者自己做得不够,难以达到心中的目标,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也不成,例如,职业,职务,升官发财。


   每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客观条件,最终都要生存和面对的,而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东西就是如何面对、怎样面对。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中,每个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天天地在面对着、选择着、度过着,同时也在感悟着。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面对的境遇不同,自己的态度不同、选择不同、收获不同、结果不同。然而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使自己的思维能够认清客观存在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使自己的条件和能力能够驾驭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路上能够努力奋斗、与时俱进,无怨无悔。尽管最终结果有得也有失,但是我们在追求中不懈地努力了,我们一直力争做得最好。我们经历了路上的艰难曲折,也享受了路上的美景宝藏。我们的心灵时时会被它们磨砺着、滋养着、净化着、温润着。我觉得,这样才能感知到其中的幸福。(全文完)

 

 附:大女儿五岁做了心脏手术后,身体一年比一年好起来,现在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也许是从小受书的熏陶,她酷爱写作,经常写点古韵诗词,比我还早就在腾讯空间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思念在最后一秒>[http://312879107.qzone.qq.com]她毕业后在三星电机工作近十年,期间自学了从小喜爱的美容化妆,取得高级美容师资格。前年辞去了工作,和几个小姐妹一起建立了自己的小店——婚礼策划工作室。目前还在艰苦地创业之中。

现将她博客上的生活照复制几张,以感谢关注《感知幸福1-10》和关心我女儿身体状况的朋友: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我的可爱小屋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天津市绿藤婚纱婚礼工作室(模特是我的二女儿)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http://www.tjlvteng.com/html/hslf/2-2.html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感知幸福十一(结束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明扫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