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瑞金谈人生、养老、长寿的摘录

(2010-04-10 18:19:02)
标签:

良好生活习惯

子孙

亲情

感恩

周瑞金

健康

分类: 改编与摘录

如何善待人生?——“爱自己,爱他人。”让自己过得愉快,也让别人过得愉快,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别人。

人世间只有两种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要让自己和别人都愉快的话,要记住四句话。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当自己遇到痛苦、忧伤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让痛苦和忧伤减轻一点。而当自己欣喜若狂的时候,把自己当做别人,会变得平和、中这就叫“以平常心看悲喜”。

“把别人当做自己”。就是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把别人的不幸看做是自己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手给予恰当的帮助。还有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不眼红,不嫉妒,把别人取得的成就看做自己的一样。这叫“善解人意,成人之美”。

“把别人当做别人”。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意见强加给人,不要伤害人家的自尊心。这叫“尊重人、宽容人”。

“要把自己当做自己”。

一个人征服世界不算伟大,能够征服自己、超越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人性有很多的弱点、很多的劣根性,“贪嗔痴慢疑”是人的劣根性,所以要把自己当做自己,就是要勇于改错,勇于忍辱,勇于担当,勇于超越,不断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弱点,不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周瑞金谈人生、养老、长寿的摘录

 

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有不同的阶段,追求不同的价值,这也是善待人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孔老夫子对人生的阶段有个很经典的概括:“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讲二十而志于学,是知志,而后能学;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知耻了,而后能勇,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愧色。到了四十,知止,而后能定。到了50岁,就更上一层楼,不满足于谋生的需要,知天命了,知道自己负有社会责任,有了做事业的观念和需求,考虑知命,而后能行。到了60岁,开始内省了,反省自己,耳顺就是听得进批评了。开始向内心追求精神境界了。“把自己当做自己”,到这个阶段开始感悟了。再经过10年的内省修行,到了70岁开始悟道了,认识了自我,认识了本体,上升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对名利、对身外之物就淡泊了。所以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善待人生,就是善待生命、关爱生命。生命的张力在事业,生命的光彩在智慧,生命的关联在朋友,生命的珍贵在健康,生命的延续在亲情。由此,善待人生在于五个“最”: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事业,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舍得,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朋友,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安慰是亲情。下面我分别讲讲这五个“最”。

第一,人生最大的追求在事业。

有句格言说得好:“无为不入世,有情始做人。”人如果不想有所作为,就不要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人是讲情感、讲道义的,如果一个人不讲情义,为自己利益而损害别人,就没有做人的资格了。不过,要说清楚,开一家公司,搞一项贸易,或找到一份工作,这个不叫干事业,只能说是谋一份职业,职业是谋生的需要。什么叫事业呢?《周易》里说了:“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你做的事是为天下老百姓谋利益的才叫事业。

第二,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舍得

人的智慧有先天带来的,叫生而知之,但更多的是后天学来的,叫学而知之。人的智慧由几个方面组成,是学识、水平、能力的综合。但是,要说到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在舍得,就是要舍掉一些东西。舍得这个词很妙,有舍才有得。人的本性弱点就有一个贪得无厌,总是想占有得越多越好,不懂得放弃,施舍,舍掉。有智慧的人懂得舍掉是另一种得到,有时甚至是更大的得。

    第三,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朋友。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看来还要补充一句:“交万位友。”人生道路漫漫,朋友多多益善。朋友确实是一个无形的须臾不可或缺的财富。

第四,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凡是生过病、住过医院的人,或是自己亲人生病,到医院服侍过病人的人,都会有深切体会,一个人追求这个幸福、那个幸福,都不如健康的幸福重要。一个病歪歪的人,就是住高楼大厦,天天锦衣玉食,又有什么幸福可言。所以有人问上帝,人们有什么让你惊讶的东西?上帝回答说,他们为了赚钱失去了健康,又要花钱找回健康,所以不是他们赚了钱,而是钱赚了他们的青春、健康和幸福。上帝这个回答是比较深刻的。人人需要健康,我们无论追求什么,都要从不失去健康的前提下来考虑,这才是善待生命、善待人生的重要课题。

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其实健康就在于良好生活习惯和心态的自然培养。人的健康有三个要素,一个是营养,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心态。这三要素处理得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话,一般会做到60岁以前没有大病,80岁以前不衰老,基本上这就是健康的人生。我们应当往这个目标去争取。

从营养的角度来讲,今天主要在于营养过剩,而不是营养不足。所以正确地调整营养使之平衡,才是健康之道。为了让大家好记忆,处理好营养、运动的关系,现在有一句话叫“五个一”和“四个八”。“五个一”就是每天起床的时候喝一杯水,早餐吃一个鸡蛋,午餐一匙醋,晚餐一杯酒,睡前一杯奶。这“五个一”是一天的饮食中健康的搭配。“四个八”即:日饮八杯水,日行八千步,日睡八小时,三餐八分饱,这也有利于健康。

讲到心态的问题,我认为跟健康有着直接相关。特别是有一些疾病,尤其是癌症,大都由心态不好引起。长期的郁闷、忧心、生闷气、烦恼,都容易形成疾病,这些大家往往比较忽视。我在10多年前,看到日本一位医学家,他8岁开始跟祖父学汉医(即中医),读大学的时候又专攻西医,所以对汉医和西医都很有修养,写了一本书叫《脑内革命》。他通过对人脑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处在良好精神状态的时候,分泌出的一种分泌液是有利于健康的。而在人惊恐、郁闷或生气的时候,脑里面分泌出一种内分泌液是会伤害内脏健康的。所以健康的关键,在于让人脑天天处在愉快的状态,这样就会化解很多疾病。

第五,人生最大的安慰是亲情。

生命的延续靠什么呢?上靠父母,下靠子孙。所以,善待生命、善待人生,首先要让父母长寿、子孙争气,这是人生最大的安慰。讲得完整一些,就是上要报恩父母,下要教育子孙,中要夫妻敬爱、兄弟和睦。在整个亲情里面,父母和子孙是直接的亲情关系,夫妻和兄弟也是最大的亲情。

谈到教育子孙,现在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寄望过高,求之太切,拔苗助长,结果事与愿违。二要防止“一流的家庭,末流的教育”。

中国的传统一直讲,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现在,要反过来思维了,就是再富的父母也要穷孩子。缺乏起码独立生存能力和不懂感恩、好吃懒做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华,日后有多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人格不完整的人,是一个生命有缺憾的人。所以我们培育孩子,应该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最基本的人格。

世上没有完全合乎男人心意的女人,也没有完全合乎女人心意的男人。所以,家庭的幸福和婚姻的美满,关键在于宽容、谅解和相互的感恩、敬重。夫妻之间的互爱、互敬、互助、互相感恩,对家庭生活,对子女教育,对双方事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而家和主要是夫妻和,夫妻不和,还有什么家和可言?

尽管每人的机遇不同,也许有人一帆风顺,有人满面春风,但总的来说,人生漫长的道路总是苦恼多于快乐,失败多于成功,付出多于收获,事与愿违多于心想事成。所以圆满只是人生的期待,缺陷才是人生的永恒。奋斗的人生,永远面对缺陷,化解缺陷,争取圆满,感恩圆满!

周瑞金谈人生、养老、长寿的摘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