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谷”到底发生过什么?(4)

(2009-07-17 16:35:41)
标签:

七擒孟获

沙林

大姓

豪吏

陆良

娱乐

分类: 推荐和转载

    接着上文说 ,惊马槽和李子沟的怪事不是“超自然现象”,那么,岩石录下音像总会有一个来源,千百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鬼主”为何阴魂不散?

  当地人都认为,过路的“阴兵”就是“鬼主”孟获的部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沙林一带,当年的战斗十分激烈。沙林盘蛇谷旁有一片奇怪的山坡,旁边的山坡都有草木,偏偏这里就寸草不生,百姓叫它“万人头冲”,传说孟获万名将士的头颅埋在此处,千年怒气不消,因此一段时间就“自焚”一次。经科学考察,此处沙中含丰富的火石矿和磷矿,因而草木无法生长。千年战争的氤氲,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百姓说:鬼,便是战死者的魂灵。
  陆良自古就被称做“滇黔锁钥”、“云南之噤喉”,古代入滇的东行古道和西行古道(五尺道)交汇于此,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马平川、鱼米之乡的陆良坝子就这样被不断的战乱变成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其怪有二:第一,在云南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偏偏这里99%以上的居民都是汉族;第二,这里缺乏民族文化特色,却拥有浓厚的“幽冥文化”。陆良人几乎人人谈鬼,个个都说遇到过鬼,乡村里还有人自称会“捉鬼”;居民家门上贴的往往不是“福”字而是避邪的门神;与其它地方的汉族相比,这里分外重视丧葬,办丧事的人扎了高大五彩的“纸亭子”,在集镇大喇叭中用响亮的调子哭丧,而集市上照样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尽管生活在一片曾被战火撕裂的土地上,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总是健忘的,只有在他们独自走在寂静的山谷中,才被祖祖辈辈留下的恐怖记忆淹没——
“鬼谷”到底发生过什么?(4)  震撼云南的第一次战争,发生在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约公元前280年,楚国大将庄跷征滇,一番血腥屠杀后,却发现楚已被秦灭掉,干脆留居滇池,变服随其俗。史载“楚人好鬼”,也许就是他把“鬼”带入云南的吧。
  然而好梦不长,过了一百多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在曲靖、陆良一带,将不服郡县制起兵反叛的陆良先民劳寝和靡莫杀了。接着,汉兵开到滇池边,迫使滇王投降。然而滇人不服,不听汉朝皇帝的号令,还杀了汉朝派来的使者、士卒。于是汉武帝再次派兵入滇,“斩首数十万”才罢休。
  东汉末年,朝廷对云南的统治放松了,曲靖、陆良一带出现了几个“南中大姓”,他们是少数民族化的汉族“豪吏”和汉族化的少数民族“夷帅”。蜀汉初年,他们联合反蜀。诸葛亮亲率三军远征,在陆良与孟获决战后,终于七擒孟获,之后“大姓”湮灭。于是,从中原来的爨(音:窜)氏开始了500年的内战不断的统治。
  爨氏内乱未平,就在唐朝初年被南诏灭了。而南诏呢,因为攻城掠寨,扩大疆域,用尽了国力而被大理国取代。然而,大理国段氏统治的和平时期并不太长,元朝蒙古人的铁骑就踏入了云南。
  此后,无论是朱元璋血腥征讨躲在云南的元朝梁王,还是康熙平定吴三桂叛乱,明清两朝的历史中云南几乎都是在“平夷”、“讨蛮”的战乱中,云南各民族人口集剧减少,真正成了“少数民族”。而在陆良,从明朝设立“陆凉卫”实行军屯制度开始,汉族就逐渐成了陆良的主体,陆良不再是一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地方。
  民国时期,陆良军阀混战;革命战争时期,陆良是滇东著名革命武装斗争基地。直至解放后,陆良仍是战备前沿。50年代末,这里因为自然灾害爆发饥荒,饿死了4万余人,而那时人们最常听到的声音除了死人的哭声外,还有防空演习警报声……
  过于深重的灾难,让陆良成了“鬼蜮”。今天,在陆良县的乡村田野、水边路旁常常可以见到像小山包一样的土堆,这就是历代“鬼主”的坟墓(也叫“梁堆”)。人们就世代在“鬼主”身边生活、娱乐。
 

    然而,在陆良的城镇乡村,在今天“闹鬼”的惊马槽和李子沟背后,还有一个已经徘徊1500年的巨大幽灵,至今尚不瞑目的“大鬼主”——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