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 一张纸巾的启示

标签:
纽约曼哈顿失业游民情感地铁故事 |
分类: 美国 |
经过了一个黑暗周末,纽约的周一阳光普照,看起来与常日并没有不同,曼哈顿最高的建筑之一洛克菲勒中心正在搭建圣诞舞台,旁边一排停着纽约警方的车,警备加强了,通过人群聚集地时见到武装戒备森严抗着枪的军人,心里还是有些许紧张。
http://p2.pstatp.com/large/9458/7612686910|
(图为 纽约公共图书馆,鲜艳的法兰西旗帜,不只是帝国大厦,曼哈顿城各大主要建筑物已经全部被红白蓝装裹,无论白天的旗帜还是晚上的彩灯。如果你问为什么他们不为叙利亚、黎巴嫩致哀,我的看法是,红白蓝在此不只是法国国旗色,巴黎是自由民主的象征,暴徒的行径已经凌驾于自由民主,威胁到全人类的文明进程,所以事态严重,是一个警戒标志。PS,我的看法不代表全人类)
几个朋友碰巧都跟我说起,除了巴黎,纽约应该也会在ISIS目标攻击城市中排行前三吧, 毕竟纽约在美国的影响力最举足轻重,如果人家要攻击的话,一定不在皇后区大农村法拉盛,一定不是布鲁克林,而是在曼哈顿这个矜贵的岛,百万平时的活动范围。
『虽然不能 Be careful,那些不是你想「当心」就能避开的,可是能当心的就当心吧。』朋友说,在曼哈顿生活,本来生存的威胁性就比正常城市高几分。
纽约人疯狂起来会很疯狂,要记住这里是持枪自由的国度,人家可是会突然之间抽出一把枪的,嘣一下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在巴黎遇袭前一周,曼哈顿34街宾州车站才发生枪战,一个路人就被害了,当我略带恐怖的跟朋友说起,因为我在案发日前一天才到了那里,还在新闻上的星巴克咖啡店地标买了咖啡。朋友听着,眉毛也没抬起一遍,这些案例就像车祸一样实在太多。
他们只是常常提醒我,平时坐地铁见到邋遢的人或者看起来像失业者的人要特别保持距离,尤其是黑人。这不能说就是出于种族歧视,只是黑人的犯罪率比较高,Homeless(无家可归的人)也多,自己一个人出门在外,就是要保护好自己,多个心眼,以防万一。
那天坐上地铁,经过他时,明显闻到他身上发出的臭味,他的牛仔裤肥大邋遢,在他周围摆着一堆堆的行李,他像是拾荒者。我坐在他斜对面,手机放回书包,警惕地注意保持距离,他像在假寐,和正常Homeless一样,不理身边所有事。
有些新上车的人本来想坐在他旁边的空位却突然离开了,我本来以为是因他身上的恶臭,后来才注意到他旁边位置上的水迹。这时他醒了,出乎意料地,从袋中拿出带有印花的白色纸巾,撕开一半擦干水迹。
http://p3.pstatp.com/large/9464/1448304906|
http://p3.pstatp.com/large/9464/1448362038|
那刻我的世界一片寂静,只听到地铁前进的钢铁撞击声,鼻头一阵晕然,穆然起敬。他用纸巾擦干了凳子,同样也擦干净了目击者们的心。
然后他把剩下的纸巾放回包里,脏的纸巾攥在手里,继续假寐,好像刚刚什么事也没有。列车进站,又有一批人上来,并且终于有人坐在他旁边,却不知道刚刚发生的事,也许他们心里也会想,要小心旁边这个衣衫褴褛、发着臭味的人。
是啊,多少人会因为外表穿着及肤色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又有多少人穿着光鲜在社会行为上却与其装备相悖? 那刻他让车上每个带有偏见的人瞬间沉默、感动,并深思,我们给人下的定义是根据怎样来的?你是否才是那个元凶,用你固有的思维模式绑架了他们对自己人生的选择?
(PS:给朋友出示了这张图片,可是他不认为这位先生是 Homeless,从他戴着帽子、戴着手表来看,他也许只是贫困线下的一员,可是道德却让他整个人都在发光,值得受人尊敬。)
如果还有什么要说的,就是当你对这个世界万念俱灰, 心存愤怒与怀疑时,总会有人适时出现,让你继续相信美好的存在。
如果心觉得冷,就到温暖的地方去,Stay warm,keep warm!这样你也能有温暖给到其他人。
曼哈顿,周一早晨
跟你说晚安!
蔡百万
资深美容时尚编辑经验逾10年,出自南方报业集团,在美国纽约跟随香奈儿大师学彩妆,现为维视网时尚主编,《南都周刊》、今日看点、《一週》、新浪风尚标专栏作家,自媒体公众号“仟与仟寻”(millionchoi),微博“蔡百万”,文艺连萌成员,懂生活、懂美国,分享美中生活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