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活动 一个人在家
(2011-05-12 09:41:44)
标签:
幼儿教育 |
分类: 活动设计 |
一 活动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是各家庭中的独苗,他们在家长的全方位呵护、关爱、包办代替下,安全意识、防范意识缺乏。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孩子从小进行安全教育,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能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一个人在家的安全知识,并初步建立孩子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孩子积累一些遇事解决问题的经验,成为生活中的“小鬼当家”。
二 活动实录
(一) 活动目标
1.
2.
(二) 活动准备
1.
2.
3.
(三) 活动过程
1.
师:今天啊,亮亮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我们来瞧瞧他在做些什么呢?
〈评析:一个人在家做些什么呢?老师的这一提问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活动产生了兴趣。〉
2.
播放录像:幼儿亮亮独自在家中玩耍,边玩边说:“今天爸爸妈妈去市场买菜,让我好好看家。嘿!这回我可要自己玩个痛快。”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李工程师的家吧?”亮亮问:“你是谁啊?”来人说:“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请你开门!”(录像暂停)
(1)
幼儿1:亮亮不会开门,因为他不知道门外的人是谁?
幼儿2:他不会开门,外面的肯定是个坏人,骗小孩的。
幼儿3:亮亮会开门,因为那个人说是他爸爸的好朋友。
(2)师: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了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幼儿1:如果那个人是小偷,他会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拿走。
幼儿2:开了门,会发生危险,坏蛋要杀人的。
幼儿3:他会把小朋友骗走,然后卖掉。
(3)原来轻易给陌生人开了门会发生怎么多的危险?那你们觉得亮亮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幼儿1:从猫眼里看看认不认识这个人,如果认识就开门,不认识不开。
幼儿2:马上打电话给妈妈,问妈妈要不要开门。
幼儿3:隔着防盗门请客人留下电话号码,等爸爸回来再打电话联系。
(4)小结
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是让来人在外留个条,也可以让来人到父母单位去找等等。
(评析:录像放到一半突然停止,给孩子们设置了一个悬念,这时孩子们心里肯定非常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这时老师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围绕老师的提问展开想象,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
3.
(1)饿了时自己到厨房烧东西吃。
(2)陌生人来谎称自己丢了钱包,要借打个电话。
(3)一个人在家安静的看书。
(4)一个小朋友要看电视,自己拿插头往插座里插。
(5)一个人安静的玩玩具。
(6)在床上翻跟斗。
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录像片段,然后提问:你觉得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吗?为什么?哪些是危险的,应该怎样做?
(评析:这是活动的重点,老师播放的录像片段内容非常接近幼儿生活,幼儿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判断录象中人物行为的是非,联系实际生活,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在看看、听听、讲讲知道独自在家时,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应该注意些什么,无形中了解一些安全常识)
教师总结: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就家时,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陌生人来时不开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要学会保护自己。
(四 )活动延伸
情景表演《小鬼当家》
三
1.
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