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54320f25x904a7d925e1a&690

其实每月都有月圆,赏月未必中秋。可单八月十五是团圆大节,据说来自“春祭日,秋祭月”,《周礼》的传统。古人以为,中秋气爽,仰脖儿角度和月儿亮度最适合赏月。赏着赏着嘴不得闲,就发明了月饼。
中国节大都有特定食物,比如元宵,粽子,月饼。前二者包装俗,只有月饼盒子适合充大礼,在楼道拎着穿行,难怪中秋又称“人情节”,幸亏地球只有月亮一个独苗,如果地球象土星,卫星一打以上,这送礼的成本就相当恐怖。
低成本礼物要属短信了。中秋短信大都互抄,接收数如同“人气指数”,人缘好赖,官权大小,艳福深浅,一目了然。俺曾有同学恶搞,拿了某领导手机,以某女口吻给其夫人发一短信,被夫人疑心二奶追问了半年。 往年中秋地位就象二奶,大家明知怎么回事,官方就不给法定假,近两年终于转正,让人团圆心安。
说起团圆,想起一幅漫画:鼓鼓圆月之上,伸出一个大囍帘子,人间地上,一个汉子长发飘飘,捏着大弓,哭得哇哇的。初看不解,旋而大笑。何也?自古月上活物四样:嫦娥、吴刚、玉兔及桂树。这“囍”字定是吴刚成了好事,而地上嚎啕的爷们儿,不用说是后羿。近日MSN新闻,中国户籍中心公布:中国叫“嫦娥”的女子17人,叫“吴刚”的3万多,没有叫“后羿”的。难道上述漫画是真的,后羿气得死绝哩?:)
其实这荒唐漫画道出一个人性真理:日久生情。弗洛伊德说:人是唯一可以随时发情的动物。孤男怨女,干柴烈火,纵然你是柳下惠,也难免与嫦娥搞起“跑跑抓”。在中国,男人乱怀常被原谅,倘若该男还有才气勇气,这种冲动不妨称为“风流”,比如伯虎与秋香,比如三桂与圆圆。而女子就难得潇洒。看过《寡妇村》纪实:解放前夕,东山岛的成百壮男被国民党抓充船夫渡台逃命。30多年后,幸存船夫回乡团聚。可男人们全部在台续娶,而他们发妻却依然守寡。数十年来,寡妇们每逢中秋,都在席上预留夫位,斟酒满盅,以泪洗面。逝者已矣自不必说,可真活着回来的,都带回台湾妻儿叫她们“大妈”。无数月圆后,等到的竟是如此断肠消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的句子是个真理,谁也不愿轻描淡写地将结局归纳为“月亮惹的祸”,可又能怎样?!
自古明月是人类情绪载体,忠贞与背叛,欣喜与哀伤,各种矛盾都能统一其中。吕本中算个典型,在《采桑子》里,吕老师以怨妇口吻,恨老公不能象月亮“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地跟着,可又反口说,恨老公象月亮,好容易圆一回又扁了“待得团圆是几时”;东坡先生也是一阵“我欲乘风归去”一阵“高处不胜寒”,思想反复得不行;李白大师则在月下酗酒,最终抱月升仙。可是不论忧喜,古人到底还是在赏月怀月,而今日的老美,却以在月亮脸上踩过一脚为荣,俺们则以尚未登月为耻。孤独的月儿是这么给人折腾的么?!愚见以为,我们对月球也该敬畏。人常说只有一个地球,可月球何曾有双?月里即使有无数宝藏,也不是谁有能力,上去就挖的。赏月的心情,其实与看女明星的脸蛋是一样的,——凑得太近,都是坑坑洼洼的掉粉底。又何必呢?!
http://s7/middle/54320f25x904a70ab6d76&690
【慕容骁电脑画】
献花拍砖均可,欢迎点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