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升前的道路很崎岖(大盘中期及3月29日策略)

(2010-03-28 11:55:15)
标签:

财经

股票

股指期货

大盘

中国

分类: 威龙股票分析

    本周大盘呈现出独立于外盘的奇怪走势,周初反复冲高但无法突破,周四突然大跌回探,周五又奇迹般大幅回升,这种格局使得多空双方都显得极为不适应。

    融资融券在3月29日正式开始,而周末又公布了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就是说中国股市将迎来可以做空的时代。股指期货准备足足3年了,现在终于要推出了,但中国市场准备好了吗?下面是股指期货IF06合约的15分钟图,看了这幅图,你还认为中国股指期货会顺利吗?

主升前的道路很崎岖(大盘中期及3月29日策略)

    从上图可见,从今年2月12日开始,股指期货的模拟交易就一直维持着这种长时间的横盘牛皮状态,而每隔几天就出现一两次抽筋式的大幅上串下跳,如果这种交易是真金白银,我相信很多交易者会顷刻间倾家荡产。不过,当前的交易全部都是仿真交易,并非真正的交易,但这种现象依然让人担心股指期货推出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无论如何,威龙只能轻叹一句——股指期货中国还没准备好!

【大盘日线级别分析】

主升前的道路很崎岖(大盘中期及3月29日策略)

    上图是上证指数日线图。周线级别上,大盘依然在从3478开始的大型三角形的尖端运行中,这个区域正是典型的多空平衡的区域,在大盘没走出这个区域前谈什么主升和主跌都是扯淡。

    从大盘日线级别运行格局看,当前走势符合以时间代替空间的模式在运行,就是说以横向盘局代替了大幅的下跌和上升,多空趋于平衡,这个阶段最难熬。

    从均线角度看,当前大盘处于63、126天均线压力下方,在没有向上突破前没有主升可言。从均线状态看,这里最少应该在3020-3100区域盘整1-2周时间才能将所有的均线理顺,如果此时强行向上突破,3176-3181区域必然遭遇上方累积套牢盘的疯狂打压,近期出现小幅放量,显示当前区域开始形成换手,只有换手达到一定程度,这里才能形成向上突破走势。

【大盘周期分析】

    上周走势基本符合周期涨跌节奏,周线级别上,下周进入一个连续4周的周期趋势连续转换的第二周变异周期中,这种现象非常罕见的,这个周期刚巧在4月16日这周开始转向较大级别周期,这个符合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

    日线级别周期上,3月25日周期转换点后,大盘可能转向了【威龙未来线】的太阳线,如果成真,这里就成为从去年11月11日后首次太阴线和太阳线之间的转换。

    按转换后的运行节奏看,3月29日为峰值点、3月30日小低、3月31日小高、4月1-2日下跌,随后4月5日清明休市,后面的周期分析将等到4月5日以后再进行分析,但在这里要特别提示的是虽然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货,但关键时间窗却是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一,这里是重要的周日线共振谷值点。

【大盘小时级别分析】

主升前的道路很崎岖(大盘中期及3月29日策略)

    上图是上证指数小时图,大盘周五大幅回升,突破了3034,但最终收盘没能收在3065以上,显示这里市场仍未取得方向上的共识。

    预计下周一还会继续震荡上攻3084-3094区域,这里可能再度受阻回落,周三前维持在高位上震荡为主,而周四开始再度回落。

【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近期出现主升和主跌都不实际,基本维持3020-3100区域震荡为主的格局,这里的走势缺乏持续性,必须采取快进快出的游击策略。

    这个阶段虽然大盘指数表现不会太出色,但个股(尤其是中小板和题材股)会非常活跃,权重股在这个阶段主要起到的是稳定大盘的作用,只要大盘趋势不发生大的变化,可以将精力放在热点板块个股上炒作。

    近期权重股板块有所异动,但这里还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只是配合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机构需要进行一定配置。所以大家不妨玩玩ETF,起码不会跑输大盘。

    题材股上,近期热炒的是高配送后填权行情、亚运、西南干旱、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军工等,还有就是新一轮人民币升值收益的地产、金融、造纸、航空、交运、化纤等板块。

【威龙交易分析策略系统指标排序(3月26日)】

【说明】这里公布的排序个股是威龙交易分析策略系统自动排序结果,不构成荐股,仅供参考!

主升前的道路很崎岖(大盘中期及3月29日策略)

【评点】
近期市场热炒中小板和创业板高配送个股,但这里位置不低,小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