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在复制2712的行情(大盘中期及1月11日策略)

(2010-01-10 08:39:29)
标签:

财经

证券

股指期货

大盘

主力资金

股票

分类: 威龙股票分析

    大盘本周经历了该涨不涨之后的暴跌,市场再度进入熊市预期分为中,但戏剧性的是周五收盘后,市场传出股指期货被批准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后市走向再次唤起人们的希望。

    本周外盘表现也是惊心动魄,周五的多空激烈转换,也彰显当前这种多空分歧并不只存在于A股市场,市场金融市场都在进行着多空争夺,这也是经济复苏初期的一种表现。

    引用我在周四博弈论分析中的话——“近期主力资金的一些举动非常怪异,一边是间歇性的建仓动作,而另一边又是对市场不推不托,好像放弃市场一样。总体资金上,主力资金流出力度并不大,这里似乎暗藏一个更大的局,只是目前还没看出道道来。”现在股指期货的消息正好印证了这个判断。

    关于股指期货的问题,我早在《跨年度牛市可能从下周开启(大盘中期及12月21日策略)》一文中已经作出详细讲解,这里不再重复。上周中期分析《【威龙未来线】虎年全攻略之一》在月线分析图里也进行了相关的周期分析,如果配合新的股指期货消息,有点不谋而合了。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回顾一下当时的文章。

【大盘日线级别分析】

大盘在复制2712的行情(大盘中期及1月11日策略)

    上图是上证指数的日线图,图中我标注了从2712开始后的大波段波浪节奏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波浪涨跌节奏。从2712开始,大盘一直以非常不清晰的3浪机构运行,这种波浪结构一般只出现在调整浪和衰竭性5浪里面。这种波浪结构显示出当前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不明朗,多空争持激烈。正是由于这种波浪结构,可以预期后市不会出现所谓的爆炸浪模式,而是维持当前这种震荡盘升的格局。

    股指期货批准对市场的真实影响并没有想象中大,由于盘中个股二八分歧非常大,未来行情也不过是这种行情的延伸,形成一些局部性的版块机会而已。

    原则上维持原来对后市在春节前达到3500附近的看法,至于能否上升到3700以上,还要看权重股的表现。

【大盘日线周期分析】

    上周的《【威龙未来线】虎年全攻略之一》已经将月线和周线春节前涨跌节奏公布了,我在本周的日间分析中错误表述成调整到1月20日,这里做些修正。

    《【威龙未来线】虎年全攻略之一》中的周线分析清晰表述了本周见周期高点,下周见周期低点,但由于本周下跌幅度太大,这个低点可能提前在周五达到了。

    下周涨跌节奏是1月11日高点、1月12日低点、1月14日高点、1月15日低点,周期上,下周周期是回软的(即涨得难,跌得易),但仍在上涨周期中。

    配合波浪和周期节奏分析,这里很难形成一个连续性的上涨行情,以震荡盘升格局为主。

【大盘小时级别分析】

大盘在复制2712的行情(大盘中期及1月11日策略)

    上图是上证指数的小时图,周五午间看盘强调了这里有小级别反弹,较大级别反弹还没确认,由于周五出现突发消息,周一按正常情况的回撤探底动作可能会没有了,而是直接逼空上行的方式出现。

    威龙BBD指标显示主力资金一直有主动的进场动作,这里显示机构们可能早已经知道消息,这才有了近期主力资金古怪的进出举动现象。

    预计周一直接高开高走,早段会呈现逼空走势,午后会出现震荡,第一攻击目标将是3239,只要收盘在3225以上可确立新上升走势出现。

【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下周整体为大幅震荡盘升走势,周末回软,收周阳可能性极大,但预料仍无法突破3307关口。

    股指期货题材的券商和相关个股早在前几周已经提示布局,目前这部分个股仍处于相对低位上,依然可寻机进场。地产股已经在周四号召布局,该板块利空出尽跌无可跌,最少有一波不错的反弹走势。

    其余看好板块分别是黄金、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煤炭、3G、电子信息等。银行、保险、钢铁等权重股板块可适当布局。

    下周属于局部牛市,不少前期的热炒题材股在资金挤出效应下会大幅回落,注意减持这些板块的个股。

【威龙交易分析策略系统指标排序(1月8日)】

【说明】这里公布的排序个股是威龙交易分析策略系统自动排序结果,不构成荐股,仅供参考!

本周继续尝试资金持续流入的排序方法,看能否再次发掘新一批牛股。

大盘在复制2712的行情(大盘中期及1月11日策略)

【评点】
从排序上看,地产股已经陆续有个股上榜,但目前整体热点仍较为散乱,关注那些在本周大跌中保持资金持续流入的个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