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深成指数的表现显然优于上证指数,而且从两市指数的历史表现看也存在非常多的差异,无论从时间周期到波浪结构都存在非常多的差异。但我经过对两市指数的周期分析和波浪结构对比,发现虽然两市在日线级别的差异较大,但从中长期趋势上却是一致的。
为了对两市的后市发展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在下文中对两市从波浪结构到时间周期做个简单的对比分析。
【沪深两市近期波浪结构的对比】

上图为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小时图,从图中可发现两市波浪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如深成指数在9月22日见7752最高点后一路震荡下跌,而上证指数则在9月25日才见到2333最高点。另外在此轮回升的走势起点上,深成指数的11月7日低点5599比11月4日低点5633低,上证指数则是11月4日的1679比11月7日的1680低。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市K线波浪结构的巨大差异。
上图中已经标示了两市到目前为止比较合理的波浪数浪方式,但这仅仅是K线的波浪结构,如果通过上图的收盘价线来数浪的话,就可以发现虽然两市的高低的时间存在细微差异外,基本在波浪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
我在过去多次分析中提到过收盘价线是反映市场主流趋势的(或者说庄家、主力资金)真实动态意图。所以我认为以收盘价进行数浪是最合理的一种数浪方法,这样可避免主力资金迷惑市场的一些毛刺K线(骗线)对整体运行趋势上的不良影响。
根据上面的图中两市波浪结构(以收盘价为准)分析可发现,上证指数的波浪结构比较标准,K线和收盘价波浪结构是一致的,所以后市分析可采取上证指数的波浪数浪方式确定大盘趋势方向。
【沪深两市权重股差异比较】
沪深两市指数上存在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两市指数成分股的不同,上证指数的权重股较多,主要的权重股有银行、地产(较少)、保险、证券、石油、煤炭、有色、钢铁、3G通讯等等;深成指数的权重股主要有地产(较多)、证券(主要)、银行、有色、钢铁、酒类等等。通过两市权重股的比较,可以发现上证指数含有的权重股比较多,而近期被热炒的个股大多来自中小盘股和地产股,这些都是深成指数的含权重较大的个股,所以深成指数表现比较出色。
但通过两市板块比较发现,深成指数所代表的板块连续涨幅都非常巨大,很多个股都出现了顶部结构了,所以未来深成指数的表现也会受到这些板块个股滞涨影响表现。所以我在深成指数的未来运行趋势模型上采用了衰竭三角型的方式表达。
而上证指数由于受本身的权重股补涨的影响,这些权重股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非常大,一旦这些个股进行补涨,上证指数必然大幅上升,所以我在图中以推动5浪结构来表现。
【沪深两市时间周期趋势推演】

上证指数日线时间周期推演图

深成指数日线时间周期推演图
上面的两幅时间周期推演图中,【威龙共振波】指标里,我根据和指数运行趋势配合的周期运行模式,用紫色的虚线表达了和指数相吻合的走势模式,这样可更好的理解当前时间周期运行趋势的模式,也避免了主观臆断造成的影响。
虽然从两图的【威龙共振波】可看出明显的不同之处,但是在时间周期拐点上相差并不大,误差都在1天之内(小时级别),总体趋势是一致的。
从上证指数图得到的重要时间点在12月9日、12月12日、12月16日、12月19日、12月23日。而从深成指数图得到的重要时间点是12月8日、12月12日、12月18日、12月24日。
在图中,我分别根据前面波浪分析中的两市波浪结构,并配合时间周期分析得到的时间点,画出了两市运行的趋势模型,不过注意一点,图中的趋势模型是以收盘价为准的,而且市场在实际运行中会存在一定的变化,这里的趋势只是一种参考,一切以市场表现为准。
【综述】
通过上面的时间周期分析和波浪分析,大致可得到这样的结论——虽然两市存在一定的表现差异,但总体来说在月底的12月23-24日前,大盘还是处于一个上升周期里,短期会有不少反复,但并不影响整体向上的趋势。
在下周里,周一周二还会继续上升(注意两市变化),上证指数继续冲击2146附近的关口,但随后会震荡回落到周末12月12日,此次震荡回落不会回调太深,上证指数大致回调到1975附近,然后再度展开新的上升趋势。
【操作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下周初完成冲高后,可对手里的个股进行一些调整,将原先已经涨幅过大的个股止盈离场。利用大盘回调的机会换入到和下周中央经济会议相关的一些热点板块,如新能源、节能环保、农业、医疗等板块上,同时关注那些目前涨幅并不大的优质权重股上,重点关注银行、保险、证券、煤炭、有色、钢铁等板块。
整体操作上以短线炒作为主,单热点板块持续炒作3天可止盈离场,并重新换入新的热点。对于那些短线操作不好的朋友,则可选择持股待涨方式,忽略掉一些盘中震荡过程,直到此轮上升趋势结束才离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