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巴菲特被套”说起——浅谈投资

(2008-10-11 18:54:26)
标签:

财经

股票

被套

h股

巴菲特

中国

分类: 威龙股票分析

    近期大盘在美股的拖累下局面急转直下,市场中充斥了各种各样的空头言论,似乎这个世界要跌向万丈深渊一样。这个时候还敢看多或者做多的人成为了异类,特别一些名人博客,一旦发表看多做多的判断和分析,立即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看笑话,似乎只有这些名人都消灭了,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一样。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大财经网站和论坛上都出现了类似“巴菲特被套”之类的文章,似乎在作者的眼里巴菲特是神,任何时候进场交易就一定要立即赚钱,如果不是的话就是笑话一样。其实这根本是一种误导,特别是作为财经类网站发表此类头版文章,是对投资的一种歪曲和错误诱导。

    看到现在的这种情况,令我想到了大盘在07年9月发表看空大盘的分析的时候,被众多看多的人群起攻击的情况(导致最终被动看多,现在想想真惭愧自己没坚持原则),现在的情况正是当时的一个翻版。当时大盘高在5500-6000的时候,全世界都在看多做多,8000、10000点似乎不是什么问题,看空和做空的人成了异类,这些也被当时的市场人士称之为“趋势投资的力量势不可挡”。等现在到了大盘1800的时候,于是全世界的人似乎都跑出来看空了,靠谱一点的1500、1200、1000,不靠谱的甚至说推到重来,大盘倒跌-500点之类的话(简直可笑)。而到了现在看多做多的人同样被看成了异类,被人看笑话,名人就更惨,被套上了“庄托、骗子”之类的帽子,被人等着看笑话。更为搞笑的是那些在高高的6000点高唱“价值投资”机构们,到了现在1800的时候却倒过头来不谈“价值投资”了,纷纷看空后市。

    通过上面这么强烈的比较,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投资原则——别人贪婪时,我恐慌;别人恐慌时,我贪婪。试想一下,你在6000上方时还高唱战歌奋勇冲杀,到了现在1800的时候却畏缩不前,这就难怪这么多人(特别是散户)成为羔羊任人宰割了。

    我不喜欢讲大道理,只会从最原始的资本博弈中看到问题本质。在股市这样的零和游戏的资本市场里,没有理想和侥幸,只有残酷的资本博弈,说得难听些就是股市根本就是少数人赚掉多数人的钱。散户要想战胜市场,就是要在适当的时间站在市场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这样你才会成为少数赚钱的人。

    巴菲特购买股票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买入一个企业,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卖出这个企业的股票。从巴菲特对中国石油的操作就很能说明问题,买入的价格大约是每股1.6至1.7港元。早在中国石油H股上市的时候,股价只有1.1-1.5元多,维持了整整的4年时间,但当时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去买入呢?别说马后炮的话——这个价格给我我也会买的。现在股市中,工商银行(601398)的H股历史最低价3.45港元(当时相当于人民币4.5元左右),现在的H股价格以10月10日收盘价算3.76元(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4元左右),9月18日国内最低价曾达到3.13元,但有谁敢去买入呢?那些机构们不是在918当天还忙着去割肉杀跌吗?散户不是一样吗?老说市场不给你机会,问题是机会给你了,你敢买入吗?即使是现在,工行的价格也不过是4元,难道你人为这就不是机会了吗?

    等到巴菲特在去年卖出中国石油的时候,当时港股价格是12元左右,后来更疯狂涨到20.25元,当时这个交易决定被全世界的人看成了“傻子”行为,但到了现在,还有谁会质疑巴菲特当年的决定呢?所以我在前面说目前媒体们对“巴菲特被套”的报道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

    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他认为,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在于:投机者主要关注的是公司股价,而投资者则关注于公司的业务状况。只要价格合理,他会一直持有,但如果价格超过价值,他会毫不犹豫选择卖出,投资中国石油就是典型案例。

    市场中之所以出现“巴菲特被套”之类的伪议题,关键在于市场中大部分人的羊群心理在作怪,大部分人都是抱着短期投机心理投入股市的,总希望一夜暴富,但往往这些人最终成为被人宰割的羊牯。

    其实投资很简单的,股市中,除了指数会不断上涨外,对于个股股价来说基本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循环,有涨有跌,你要做到的只是在全世界人都看空的时候买入并持有,当全世界人都欢歌牛市的时候卖出并离开市场。

    这是我对一位发廊妹说过的一段话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启迪作用——你要投资很简单,只要到证券公司营业厅里看看,如果交易时间都连续三天以上没有人了,你就去买入一些优质的蓝筹股。等你发现常见来发廊的客人谈论股票的时候,你就去卖出手里的股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