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会再现你敢买吗?——9月24日操作策略

(2008-09-23 16:06:01)
标签:

财经

证券

美股

沪深300指数

股票

分类: 威龙股票分析

    权重分化,高位振荡,沪深300指数在美股大幅下跌的影响下大幅低开,随后走出一波反弹走势(上证指数回补了缺口),之后整日走出振荡走势,最后做出一根带上影的倒锤阴线。整日沪市成交800亿,两市涨停家数减少到11家,跌幅超过-9%的个股多达329只。

    银行股的强势再也无法维持,强大的抛压使得银行股无法继续上攻,券商、有色、煤炭、石油、保险等权重股成为支撑大盘的主要力量。与权重股维持强势相比,八股显得非常脆弱,跌幅远大于大盘。从高达329只跌幅超过-9%的个股可以发现,市场再度陷入了恐慌状态,追高的割肉盘和解套盘纷纷杀跌出局。与散户杀跌相反的是主力机构的买入动作,虽然机构也有杀跌行为,但相对来说,机构还是以买入为主。

    从博弈论看,今天盘面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混乱,无论是散户还是主力机构,都显得非常混乱,个股分化也差异很大。这种格局显示出目前主力机构之间分化很明显,继续做空的机构的做空动作很犹豫,但做多的机构相比则主动得多,只是做多的机构并没有采取攻击性的主动买入动作,而是采取被动买入方式进行,这就显示出踏空的机构正在利用调整的机会不断吸筹。而且今天无论是多空双方的主力资金都不敢贸然发动进攻,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把握能取胜。

    与机构之间的分歧不同的是,散户显然信心就没那么强烈,杀跌盘贯穿整个调整过程,散户信心依然处于极度惊慌的状态,尾盘杀跌就可以说明这个特点。

(注意:上述分析纯粹瞎掰,大家只当听故事好了,别当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今天大盘的走势走得非常别扭,盘中八股表现和二股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指数的表现和个股完全是两个样子,特别是上证指数,能回补早盘缺口,走出平行整理形态,但沪深300和深成指就走出下跌旗型形态,而且未能回补缺口。其实一切都在预料中,只是当大盘真的给出一个机会的时候,你还敢买吗?

机会再现你敢买吗?——9月24日操作策略

    参考上面的沪深300指数30分钟图,今天沪深300指数并没能回调到2050-2070区域,最低只下探到2118,这种强势整理出乎我的预料。见图中画出的小三角旗型形态,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空中加油形态,也就是上升的中继形态,但这种中继形态是存在变数的,所以我在图中给出了两种可能发生的变化走势。

    昨天分析中提出了外盘美股的下跌幅度会决定今天大盘的调整幅度,事实正是如此,但今天大盘走势走得比预料中强,甚至连2100都没碰到,看来A股的走势开始和美股分化了,别忘了过去我们可是美股小跌,我们大跌哦!

    今天的成交量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上升有量下跌缩量,这同样是强势的表现。尾盘杀跌放量是市场恐慌表现,同时也是主力资金接盘的迹象。比较可惜的是成交量只能达到800亿,没有达到我要求的900亿以上水平,但对于调整行情来说还是不错的,只要未来的两天能成交量维持在900亿以上就可以了。

    目前维持对大盘将回调到2050-2070区间的判断,至于今天的高低点判断我在【午间看盘】中已经做出“注意如果产生高点莫追”的提示。从上图可见,今天大盘调整已经运行了16T(30分钟),与上升的13T相比已经足够,细致些到15分钟图分析可知道明天低点可能在早盘9.45前出现,最迟不应该超过10.15。

    现在这个阶段要分析大盘并不难,关键是投资者的信心问题,不少朋友持续在高度恐慌中,任何大盘的下跌动作都会让做出他们杀跌举动,其实只要你留意一下盘口,就能发现你们杀跌出去的筹码给谁接去了。前期不少朋友“踏空”(先不讨论对错),现在大盘真的回吐调整,给出了你进场的机会了,你敢买吗?所以现阶段关键的敌人不是大盘、不是主力,是你自己。

    维持昨天的几点建议,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今天开始盘中个股已经出现分化,权重股可持续暴涨的空间将会有限,该轮到题材股走强了,关注超跌的煤炭、电力、新能源和期货概念个股。

    上面的分析偏多的,美股昨天的回吐是对前面暴涨的修正,预计今晚美股将回升;而原油、黄金经历暴涨后同样存在回落的机会,这些外盘表现对判断大盘明天走势非常重要,值得重点关注。

【注】我们只做分析,不作主观判断,牛市不测顶,熊市不测底,还是让市场给出答案。

沪深300支撑位:2070、1980
沪深300阻力位:2273、2415

【趋势判断】长期(年)看空、中期(季)看多、短线(月)振荡反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