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随市场——8月25日操作策略

(2008-08-24 10:07:08)
标签:

证券

股票

大盘

操作策略

沪深300

分类: 威龙股票分析

    迷失方向,高度平衡。沪深300指数早盘低开后振荡下跌,到下午开盘探至2362后在周末抄底盘的推动下回升,但最终只是收在5天均线附近,做出一根带上下影的小阴线。整日沪市成交只有373亿,两市涨停13只,跌停近10只。

    周五的大盘基本延续着周四跌势,盘中热点除了券商一个板块能持续走强外,上海本地股有一定的表现,但其余板块则表现一般。加上周末效应,市场观望气氛比较浓厚,部分游资和散户继续积极做多,但相反机构则表现出一种坚决做空的势头。

    从博弈论看,从已经获得的消息看,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在大盘大涨的20日全力出货,加上周四周五市场做多的游资也全力出货,显示出目前无论是机构还是游资都基本处于一种短线波段炒作的状态。这种特点也符合我原来判断的“诱杀空仓”行情的特点,主力资金就是要通过不断的这种诱杀动作,将目前市场上依然敢贸然抄底的资金杀退或套住。上面的判断来源于交易过程中每当重要支撑点出现的时候总有一股主力大单杀破这个支撑,从这种举动看,主力资金并非想简单的出货,而是有目的的去破坏技术支撑形态。

    从上周的技术形态就能发现,这种形态属于比较典型的蝶型形态,在这种形态里,你可以选择做多或者做空,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决定后市的关键就在于主力机构希望大盘向哪个方向上发展了。显然短线急速的逼空并不符合机构的利益,主力机构希望的是大盘半死不活的振荡,好让机构们能轻松吸筹。

(注意:上述分析纯粹瞎掰,大家只当听故事好了,别当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周五大盘表现基本符合分析中的走法,只是走得比想象中难看些,弱一些。很多人也许对我在周五分析中说的“我基本可以确定大盘在未来的3-6个交易日里见底”的话不理解,其实只要你仔细阅读我的中期分析,基本就能找到答案了。

跟随市场——8月25日操作策略

    参考上面的沪深300指数60分钟图,之前预测中判断周五属于过渡性行情,不具备操作性,将迷题留到周一解决,这种现象在大盘运行中反应得淋漓尽致。先看左侧的日线图各项交易指标,不但大盘处于5天线附近,MACD、量价比指标都处于一种高度临界的一种状态,而且这种状态甚至延伸到小时图级别。在这种格局下,无论是哪个分析师都能随便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这种高度平衡格局是非常罕见的。

    正是由于这种高度平衡格局,一旦市场选择了运行的方向,整体大盘将会沿这个方向前进,所以这里再去做出什么预测没有必要的,市场会给出答案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跟随市场就可以了。为了准确的跟随市场脚步,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些条件,并做出了相应的应变措施供大家参考:

1、成交量:这是我一直强调的,无论市场向什么方向发展,都应该释放出成交量,这样大盘转好才真实。如果大盘继续维持缩量下跌,那么不必怀疑,大盘创新低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可参考的成交量标准是早盘半小时120亿以上,盘中突破关口时半小时150亿以上,整日成交量在650亿以上,达到这个标准,可判断市场向上发展。

2、图中我用绿色虚线标示了一个振荡区域2375-2480,大盘选择突破哪个方向,走势都具备一定持续性。向上突破,则将冲击2617关口,向下突破则可能再创新低,底部区域在2230-2243。

    上面是一些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依据,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注意:这里阐述的是我个人观点,不构成你的交易依据)根据我对大盘中期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长期(年)看空、中期(季)看多、短期(月)振荡,所以在近期操作上,我偏向于在2400以下区域分批逐步建仓,并以短线游击为主,直到趋势改变。

    以上分析中性偏多的,属于纯技术分析。外盘方面,本周外盘市场同样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美股和原油价格表现非常奇怪,甚至巧合的是同样会在周一选择后市方向,难道是受到A股的传染?

【注】我们只做分析,不作主观判断,牛市不测顶,熊市不测底,还是让市场给出答案。

沪深300支撑位:2360、2230
沪深300阻力位:2480、2617

【操作策略】

1、明天大盘会做出方向性的选择,如果选择向上,在仓位不超过50%的情况下可跟随加仓;如果选择向下可继续保持观望,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可视自己仓位情况逐步逢低建仓。关注上海本地股和在大盘回落过程中温和放量,而且不怎么跌的中小盘个股。

2、稳健操作者可耐心等待放量周阳线出现后才布局进场。

【每日建言】

    大盘目前已经处于比较合理估值的底部区域,该开始埋下种子等候秋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