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日游老年人盛泽荡无锡梅园苏州旅游 |
分类: 财经杂谈 |
那是3月中旬的一天,家住南园桥堍的薛好婆与老伴一起,跟另一对老夫妇相约一起到无锡梅园看梅花。
http://s4/middle/542f5bbcg8328d13e8733&690超级穷游
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虽然出了苏州,却没有跟旅行社走,而是来了次“自由行”。带好水果、面包,大清早6点不到薛好婆他们就出门了。他们先坐公交车到火车站,换乘85路车到了望亭,因为有公交月票,乘车都不需另外花钱;下车向前走,在马路斜对面的一个超市门口搭上无锡公交7路车,花了1元钱,到无锡市区公交三场下车;过马路,转乘72路,再花1元钱,到梅园门口下车,这时不过9点来钟。由于持有《江苏省老年人优待证》,薛好婆他们可免费入园游玩。在梅园,他们赏梅、拍照、野餐,尽情玩了个够。午后1点多出园,按原交通路线返回,路费仍然是2元钱,踏进家门时为傍晚5点。
回来时薛好婆还有个新发现,从望亭乘851路回苏州更快一些,不过途中稍麻烦些,要到黄埭再转82路车,然后可回到苏州火车站。
薛好婆说坐公交旅游不仅省钱,还省力。如果是乘火车去无锡,花钱多不去说,光提前买票,进站检票就够累人的,有一次一位朋友坐的火车还误点了。她说:“老年人有的就是时间,要充分利用。”
薛好婆们的快乐旅游
省钱省力品新鲜
像薛好婆这样,在旅游上有奇招妙招的苏州老人还有不少。薛好婆说,此次无锡之行就是听朋友说了才去试行的,不过,朋友到了无锡坐的是766路空调车,去梅园来回花了6元钱,而她发现72路车也可到梅园,只需1元钱,往返又省下2元钱。
在薛好婆身边,有一大帮朋友,都是退休后因为对旅游有共同的兴趣而结识的。他们时常结伴出游,除了正儿八经跟着旅行社出游外,平均每周都要相约在苏州四处逛一逛,看看自然风光,尝尝新鲜时令农家菜。
尽管出游的频率颇高,但薛好婆和朋友们每个月在旅游上的花费都能控制在100元到120元之间。薛好婆说,这是因为她跟朋友们之间时常交流,颇积累了一些旅游心得,“玩得精了”。
比如吃是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消费,也是乐趣之一,而要省钱,还要吃得好,点菜就很有讲究。薛好婆跟朋友们一同出游,10个人一桌,餐费一般控制在300元。冷盆不点——特色不鲜明,年纪大吃冷的肚子也不易消化,只点热菜,而且就点当地特色看家菜。
再说坐车,如果去的地方较远,她建议不要怕麻烦,可以到起点站去坐,这样容易坐到座位。
苏州本地近两年不断推出新景点,有不少也是免费开放的,薛好婆们在出门前就做好了信息搜集工作。在她的小本子上,记着一系列免票景点地名:白塘生态植物园,漕湖名树园,葫芦岛芙蓉园,盛泽荡月季公园,春申湖丽水长滩……计划逐一玩过来。
“苏州味道”不能缺了老人
薛好婆多次提到的一个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说,苏州的不少景点对60岁到69岁的老年人还是要收取半价门票,像他们这样常玩的,就会觉得不划算,因此宁可到无锡等地游玩。
也许有些景区觉得老年游客不来也没什么损失,因为反正赚不到什么钱。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不是没有影响的。在旅游吸引力的构成因素里,一大要素便是人气,而口耳相传的口碑效应更是一个景区累积无形资产的重要途径。
http://s8/middle/542f5bbcg7384131e9967&690超级穷游
再往长远里说,现在各地都在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而一个景点的文化内涵在形成过程中,是不可能脱离本地市民的参与的。例如艺圃里的喝茶人,沧浪亭中的曲友聚会,山塘街上买菜回家的居民,平江路上拍婚纱照的准新人,苏州市民鲜活的生活游玩状态,本身就是外来客最感兴趣的风景之一,而苏州老年人是构成"苏州味道"的一个重要成分。
许多老年人有经济收入,有闲暇时间,有提高生活质量、开阔视野和享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些都使老年旅游具备了强大动力。
留住老年游客,让他们玩得更轻松、更舒心,苏州旅游景区的经营者中应该不乏这样的有心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