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译阿甘本《敞开:人与动物》(一)

(2017-07-21 21:28:11)

一、兽形

 

 

在那一天的最后三个小时里,上帝坐了下来,与利维坦戏耍,正如记载所云“汝造利维坦,为戏之尔。”

                                                    ——《塔木德·异教篇》

 http://s13/mw690/001xA87gzy7cP2rAYUc9c&690


在米兰的安布罗西尼图书馆里,一本十三世纪的希伯来圣经中有一些十分珍贵的插画。第三法典的最后两页完全在说明秘传和弥赛亚精神。135v页所绘制的是《以西结书》的场景,但并未画出战车。其中心是七天国、日月星辰,四周以蓝色背景为底色,画着四个末世动物:公鸡、雄鹰、公牛、雄狮。最后一页(136r)分成了两半。上半部分画着三个远古动物:巨鸟栖枝(Ziz,它是一只飞行的狮鹫)、公牛比蒙(Behemoth)、大鱼利维坦,它深入大海,蜷曲着身体。无论如何,这里我们最为感兴趣的是最后一个动物,因为它既推出了法典,也推出了人类的历史。它代表着最后一日义人们的弥赛亚的筵席。在天堂之树的树荫下,听着两位乐手演奏的音乐,义人们头上戴着桂冠,坐在有足够多座位的桌子旁。在弥赛亚之时,一生都倾注于恪守托拉经文的义人们,在筵席上飨用利维坦和比蒙的血肉,完全不用担心屠戮这些巨兽是否符合犹太经义,而犹太拉比传统对这个观念非常熟悉。不过,有点奇怪的是一个我们未曾提及的细节:插画家所画的桂冠下的义人的脸并不是人脸,显然无疑画的是动物的头颅。在这里,我们不仅认出右侧的三个人物就是末世论动物——雄鹰那摄人心魄的鸟喙,公牛那血红的头颅,还有狮子的脑袋——图像中另外两个义人,也展现出着怪诞的驴的特征和猎豹的轮廓。两个乐手也有着动物的头颅——尤其是右边那个很清晰可见的那位,他演奏着小提琴,展现出一幅容光焕发的驴脸。

为什么要用动物的头来描绘终结之时的人类代表?提出这个问题的学者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已经对这个主题进行大量深入研究的索菲亚·雅美瑟诺娃(Zofia Ameisenowa),将瓦尔堡学派的方法应用到这些犹太材料上,她认为用动物的特征来描绘义人,可以追溯到诺斯替星相学那里,根据诺斯替教义,用兽形表达黄道分度,在诺斯替教义中,义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崇高的灵魂)的身体在死后升入天国,变成天上的繁星,并与主宰天国的力量保持一致 [1]

不过,按照拉比传统,义人完全没有头颅,相反,它们是以色列遗民(resto)的代表,即它们是在弥赛亚来临那一刻,仍然存活的义人的代表。我们阅读《巴鲁书·启示录》的29:4:“比蒙会在大地上出现,而利维坦会在大海中浮现:在创世第五日塑造的两个怪兽,将会被留到那一刻到来,让余下的义人飨用。” [2] 此外,诺斯替教派人物(archons)和星相学黄道分度用兽形来表达理由不足以让学者们信服,这本身就需要解释。在摩尼教文本中,每一个人物都对应于动物王国的一部分(两足动物、四足动物、鸟类、鱼类、爬虫类),同时也对应于人类身体的“五个属性”(骨头、神经、血管、肉体、皮肤),这样,对人物的兽形描绘,直接回溯到动物宏观整体和人类微观部分之间隐晦的关联 [3] 。另一方面,在《塔木德》的一个段落中,提到利维坦成为义人弥赛亚筵席上的食物,这段话出现在一系列《哈加达》(Aggadoth)内容之后,这段内容指向了动物与人之间不同关系的安排(economy)。此外,在弥赛亚王国中,动物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型,这一点也在《以赛亚书》11:6中的弥赛亚先知那里得到预示(这让伊万·卡拉马佐夫 [4] 欣喜万分),我们读到:“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住,豹子要与山羊羔同卧,牛犊、幼狮和肥畜必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

所以,将动物的头颅加在以色列遗民身上并非不可能的,安布罗西尼图书馆的手稿画家想要表明的是,在最后一日,动物和人的关系会具有一种新的形式,人自己也会与其动物本性协调一致。



[1] Zofia Ameisenowa, “Animal-Headed Gods, Evangelists, Saints and Righteous Men,”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12(1949): 21-45.

[2] James H. Charlesworth, ed. The Old Testament Pseudepigrapha, vol.1, Apocalyptic Literature and Testaments(Garden City, NJ: Doubleday, 1983),630.

[3] Henri-Charles Puech, Sur le manichéisme et autres essais(Paris: Flammarion, 1979), 105.

[4] 伊万·卡拉马佐夫是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在小说中他是老卡拉马佐夫的二儿子,一个24岁的冷漠的理性主义者,他对世界上的遭遇冷漠无情,并保持高度理智。他对弟弟阿廖沙·卡拉马佐夫曾经讲诉了一个著名的耶稣二次降临的宗教大法官的故事,而本文中出现的对弥赛亚王国的论述,也出现在伊万的宗教大法官的故事中——中译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