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了央视CCTV—4《走遍中国》之《神秘的史前面具》(网上可搜到视频),发现央视又在宣讲早被证明是错误的结论。片子从一个在隶属山东烟台的长岛——环渤海唯一的海岛县——出土的怪异的红陶土面具说起。该面具高鼻深目,不同于现代居民,是一个典型的高加索人种的形象。接着该片提到,古DNA研究表明,古代山东东夷人的遗传组成接近欧洲人等等。不算我没见过的,这是央视节目第二次说古山东人DNA接近欧洲而不是现代山东人。上次是在讲三星堆文化的《他们从何而来》里面。这两部片子的共同点是充满了苏三式的臆测。物以类聚,我发现苏三也没放过这两部片子。然而,事实是,早在2003年这就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作为半个专业人员,坐视此谬种流传,甚至借助央视想海内外广泛传播,误导观众,是吾辈之耻。这里我们继续谈。
关于古代山东人的线粒体DNA怎么变成高加索人种类型的,为了不浪费大家时间,这里不多说。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ebc8e01000445.html当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兼顾分子生物学专业和非专业的,可能两头不讨好,有什么问题本人尽力提供咨询服务。我这里简要介绍一下事情经过。2000年的时候,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王沥研究组提取了山东临淄2500年前、2000年前的古人骨中的线粒体DNA片段,测序并通过比较他们认为,2500年前的临淄人遗传上非常接近今天的西欧人,而2000年前的临淄人接近今天黄白混血的中亚人,今天的山东人则是泯然蒙古人种矣。据此他们认为,2500年来,山东人发生了从高加索人种到蒙古人种的转变。
到了2003年,昆明动物所的姚永刚等人指出了王沥等人所犯的几个错误,证明了无论是2500BP还是2000BP的临淄人的线粒体DNA类型都是蒙古人种所有的。另一方面,他们却认为古山东人的遗传组成接近今天的中国南方人,最近2000年来发生了从南到北的转变。最后,我发现姚等人的结论存在逻辑上的问题,通过对比我发现,春秋—汉代的临淄人都是属于北方蒙古人种的范畴,和今天的北方人最为接近。也就是说,2500年来山东地区人群的变迁,既没有王沥2000年说的那么离谱,也没有姚永刚所说的那么大。
可惜我发现,社会上知道姚的结论的人远没有知道王沥的的多,这里我澄清一下,对他们两个人都有好处。
针对央视节目《面具》中的其它内容,有些东西需要向大家作详细的介绍。至于结论,诸位可以自己定夺。
首先是,在中国东部发现古代的类高加索人种(这是我自创的名词,用以和原来的高加索人种相区别)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在三个大人种(俗称黑白黄)中,蒙古人种尤其是典型蒙古人种出现的是最迟的。现在有人类学家(凭记忆是Spencer
Wells,暂时查不到)认为,我们的祖先在刚刚走出非洲的时候,很可能就是高鼻深目的类似高加索人种的外貌,除了皮肤是黑的外。埃塞俄比亚一带是祖先出非洲之前活动的地方,这里的人的相貌就是这样的。以前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北方一支高加索人种南下和非洲人混血的后代。象前埃塞皇室就认为他们是所罗门王的后裔,犹太人的雄师。最近的现代分子人类学揭示其谬,他们是土著。见新闻:
这里要说一下,先前人类学还不发达的时候,一看到高加索人种摸样的人群,就说是起源于欧洲西亚那个方向的。这种表面的解释现已证明不可靠,无论对东非人还是下面提到的几个人群都是一样。
现代人走出非洲后分为南北两支,欧洲人属于北支,而中国人主要来自南支。南支最早的聚居地是印度。印度人哪怕是南印度人的相貌都有明显的高鼻深目。他们的相貌可不是来自于中亚西亚的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的来源还有争议)。Metspalu等人证明了现代印度人的遗传中来自中亚西亚的影响不大。那么他们的外貌就应该是与生俱来的。
远东最南方的澳洲土著和北方的阿伊努人(Ainu)有同样的情况,尤其以体毛茂盛为最显著的特征。《面具》一片中干脆说Ainu是高加索人种。东南亚人中此种相貌也不鲜见。我有个海南的同学,鼻梁高,眼眶深。他在美国就被一个越南妇女当作老乡。另外,我看到有几个大马歌手也有此类特征。
在中国人一路迁徙而来的途中,和现在的周边地区,到处有这种模样的人。那中国本土有没有呢?
当然有。著名的山顶洞人101号头骨鼻根凹陷,鼻梁隆起,当初发掘它的魏敦瑞就认为其接近Ainu和高加索人种。后来的中国学者-------------------,而吴新智等则认为其在蒙古人种的变异范围之内,与现代北方蒙古人种关系密切。当代国外学者多认为它不属于蒙古人种,如Kamminga等认为101更接近澳洲人和欧洲人,与蒙古人种相差甚远。Peter
Brown则认为它不同于现代的人种,从而否认他与现代东亚人的关系。我比较了他们的文章,认为101不是蒙古人种头骨更可靠一些。无论他接不接近Ainu人,我们只要想一想,日本列岛上的土著Ainu人,肯定是来自于东亚大陆,那么在中国东部找到类似的头骨或者类似的人毫不奇怪。最近一两万年以来蒙古人种的扩张将其排挤到偏远地区,长岛也好,日本列岛也好,是他们远离大陆的残居地而已。
另外我国还可能存在过货真价实的高加索人种。比如宁夏的水洞沟文化是典型的西方石叶文化,但这个文化在中国影响不大,不必详谈。
我在这罗嗦一下北方蒙古人种的起源问题。由于未能发现更新世中国有典型的蒙古人种头骨(即使是吴新智,也只是说山顶洞人是正在形成中的北方蒙古人种的代表。正在形成中,也就是还没有形成),有学者(如Peter
Brown和刘武)认为典型蒙古人种是全新世(最近的一万一千年)才形成并扩散开来的。Peter
Brown在1998年的文章中说,已知最早的蒙古人种头骨出土于美洲,他怀疑存在蒙古人种是在美洲演化成型然后回迁到亚洲的可能性。我以为这恰好反映了一些美洲人在到达美洲之前已经具有了典型的蒙古人种的外貌。考虑到蒙古人种的蒙古褶和皮下脂肪厚、浅肤色等性状非常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我以为他们应当是在末次盛冰期(距今两万年左右)的寒冷气候中形成并分布到中国北方了。恰好此时中国北方流行的是北方细石器文化,此文化与北美洲的文化也有联系。可惜的是,虽然我国发现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很多,有人类头骨资料的却不多。相信将来会发现末次盛冰期的蒙古人种的头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山顶洞人的年代问题,以前C14法说是距今1.8万年,最近通过地层分析是距今3万年左右,当时气候温暖,并非盛冰期的。(见杜水生先生的文章)。
第二个问题是:Ainu是高加索人种吗?或者说,Ainu与周边人群关系如何?
答案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体质人类学似乎还是将其归入到高加索人种的,查1998年曾昭璇的《人类地理学概论》是这么认为的。体质人类学靠一系列目测或者拿把卡尺在头骨上比划来获得数据,它和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分子人类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对他们的看法我表示尊重。但我认为,他们的这种表面文章是不足以揭示其中的深层次的关系。Ainu人问题是如此,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上也是如此。闲话少说,早在1986年,松本秀雄博士用现代生物学手段分析了Ainu人的Gm血型,结果否定了先前他们具有高加索人种所特有的特征的说法。同时还发现,他们最接近的就是附近的和人和东北亚的民族,和韩人和中国北方人也非常接近。最近几年通过线粒体DNA的研究也发现,Ainu人与中国人共享绝大部分类型,其中没有一个欧洲西亚常见类型。所以我看到日本网站已不再将Ainu归入高加索人种中,如:http://www.dai3gen.net/epage7.htm题目就是Is
Ainu, Caucasian?
No.因此,无论Ainu人是不是高加索人种,他们与欧洲中亚西亚的人没有关系,倒是和东亚人关系密切。
对于其中的关节,央视不知道不是他们的错。媒体吗,总喜欢吸引眼球的事。王沥组的结论出炉时,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上都有报道,今天还有不少网友相信。而姚永刚等人的结论出来以后,我只在《科学时报》上看到过一句介绍。列位看官有多少看《科学时报》的?网上也是寥寥无几。我查了一下,网上宣传他们的成果的文章多数出自我的手笔,我应该跟他们要宣传费啊。
这里我要批评一下参与节目制作的金锋博士。作为王沥研究组的一员老将,金锋博士是整个事件的知情人,参与摄制的时候应该有机会提到以前的研究的,不知道他有没有说出真相。看节目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还好,古代山东人接近欧洲人的话不是出自金锋之口。相信他是不会这么说的。
但央视在节目中犯的其它一些错误显示了他们不够水准,缺乏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比如,说中国新石器时代其它地方成年女性身高仅有135-150cm,这就扯淡了,135cm,还未成年呢吧。我稍微查了一下,仰韶文化某遗址女性身高平均162cm,即使是比较矮的南方诸新石器文化女性身高平均都超过了150。不知他的这个数据是哪来的。
再有就是小麦出现的时间问题。从目前的资料看,山东小麦遗存似乎比中原早,但也在龙山文化晚期,距今不过四千年左右,与6500年前的长岛人何干?考虑到小麦从西亚传播到中国需要时间,中国最早的小麦遗存在4200年前的新疆地区,那山东不大可能发现更早的了。那这与6500年前的长岛人有什么关系?这一点时间先后问题央视节目制作人员不会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