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大家子人一起看护一个孩子,那他足可以享受24小时贴身保护,无论身在何处,都有大人亦步亦趋的跟随着,有至少一双手始终环抱在他的身旁。任何有悬空或棱角或是危险品存在的地方就有个大人无声的給与遮挡庇护。可是如果你的家里一整天只有一个大人陪伴着孩子,你需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个时候是让孩子能自在的玩耍,但偶尔在你的视线里消失一下?还是把他捆在你身上以阻挠各种可能的危险呢?
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是做父母的责任,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某些意外是很难避免的。怎样才能更好的给他必要的呵护呢?看过很多博友的观点,我很赞同现代育儿观念的看法,就是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让他掌握自我保护的能力。
朵朵在这次远行途中,仿佛突然明白了有所谓“危险”的存在,她会先看看是不是有大人在保护她,如果没有就会自己观察怎么躲开这个危险,而发现自己没办法时就会通过喊“妈妈”来寻求帮助。比如,在老家的古董大床上耍的时候,开始每次爬到内侧窗栏处想站起来的时候,都会被多出来的一块搁板撞到头,起先有爷爷的大手帮忙保护,磕了也不疼,就不在意。可没有保护的时候磕到可真疼呢!但是知道疼了,就会自己想办法,之后每次再爬过去站起来的时候,就会及时把头偏着后仰,躲开搁板。掌握了这个动作后小家伙还得意了一阵。
另外,朵朵喜欢满床滚着玩儿,以前也不小心摔下来过,但哭完就忘了,下次还会有同样的状况。最近她滚到床沿,就会自己及时“刹车”,望着地面,伸手要人帮忙抱她。在南京时,西西姐姐(比朵大三个半月)不厌其烦的教朵朵怎样自己下床,就是屁股朝外,腿先下,双手抓住床单,直到确认自己双脚平稳的站到地上了,再撒手。开始朵朵学的时候,因为害怕,总扭着脖子看自己离地面还有多远,这样就容易失去平衡,所以当时没学会。我也没逼她。谁知小家伙旅行结束回家后,在自家的床上,主动给我们表演自己下床,动作之熟练,就好像她天天在梦里复习过一样。从此我再也不担心了,无论是沙发或是大床,她想下地,都会仔细观察好地形,再小心的挪下来。
这不,我们去奶奶家玩儿,她也迫不及待的表演给大家看。不过爷爷奶奶的大床比家里的高些,小家伙下去的时候我还紧张了一下,怕她提前松手摔倒呢,奶奶更是害怕得一直用手保护她,还好还好,小家伙的第一次表演就赢得了满堂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