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头空难七年之祭

(2011-11-22 11:42:41)
标签:

包头空难

郝俊波

空难

空难律师

杂谈

分类: 包头空难案

    包头空难已过去7年,但遇难者的家属还在苦苦煎熬——诉讼案件迟迟不开庭审理。

    昨日,包头空难集体诉讼案件的代理律师郝俊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10月25日,原、被告双方在北京二中院进行了证据交换,但何时开庭审理遥遥无期。

    郝俊波说,遇难者家属的证据早就交了,被告东航、庞巴迪和通用的证据也交了,但法院一直没有动作,“我们只好打电话催要对方的证据,法院就组织了证据交换见面会”。

    “被告的证据很让人失望,与本案无关。东航交了一些空难刚发生时与家属签的调解协议,而且这些协议被以后在美国所签的300万赔偿的协议所取代。通用和庞巴迪则交了一些飞机的有关文件证明,与空难无关。”

    郝俊波介绍,现在急需要的是空难发生时飞机的详细调查报告,“但法官说这些问题下次质证时再说,至于何时质证,暂时还没定”。

     而在更早的8月25日,北京二中院展开了正式开庭的庭审准备调查。

     此前,东航曾提出愿赔偿每位遇难者家属100万元人民币调解解决此案,但被家属拒绝。因为在美国调解时,东航答应的赔偿金额是300万元,“回到中国就成了100万,家属难以接受”。

     郝俊波介绍,开庭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但法院可能是觉得开庭压力比较大,在考虑各方因素,“我们一直要求法院尽快安排开庭,但至今没有具体的时间”。

 

    “我们认为同样的生命,不能因为回到中国就要打折,希望通过此案,对中国公民的生命价值重新评估。”郝俊波说。

 

    2004年11月21日,从包头飞往上海的MU5210次航班在起飞40秒后发生坠毁,55人遇难,其中包括47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和2名地面人员。东航根据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提出向每位遇难乘客赔偿21.1万元,大部分家属对此表示不满。

    从2005年10月开始,32名家属集体提起了诉讼,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要求东方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公司、庞巴迪宇航公司及生产事故飞机发动机的通用电气公司,连带赔偿原告包括经济及精神损害等在内的赔偿暂定人民币1.23亿元。

    2009年8月11日,北京市二中院正式受理“包头空难案”,这是国内受理的首起空难集体诉讼案件。但随后的案件进展却非常缓慢,到目前尚未进入正式的开庭审理阶段。

 

2011年11月22日内蒙古晨报记者 郝芳芳

 

 http://www.nmgcb.com.cn/html/2011-11/22/content_7809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