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变得充实起来,尤其是得到老板肯定的时候,尤其是看着两个助手开始独立做越来越多事情的时候,虽然累点,也很开心。一天中午,当我正坐在车上昏昏欲睡的时候,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电话是北京的老板打来的,他问我,这会儿说话方便吗?我连忙让司机停车,站在路边“方便”的跟老板说话:老板:现在有一个机会,是管理的职位,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 我:谢谢老板,那么您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职位吗?老板:我们在I省刚刚签了一个大合同。I省原先的manager要回国了,我们正在找一个人去接替他。我想到了你,所以来听听你的想法。 我:谢谢老板,您需要我什么时候给您回复? 老板:后天下午18:00之前吧。我:好的,谢谢。放下电话,我不禁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能得到提升自然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可是,去I省就意味着要离家千里之外。一想到2,3个月才能跟心爱的妻子和孩子团聚一次,原先的欣喜,不知不觉变成了惆怅。我开始犹豫起来。
那是我进入公司两年半的时候,已经渡过了受挫期,进入了经验期。无论在客户面前,还是在公司内部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肯定。薪水比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也涨了一大截。加上各种福利和补贴,日子过得挺滋润的。现在突然要去I省,最主要的顾虑就是家庭。本来,在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太太独自带着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就够不容易的了。现在我又要离家千里,家里是完全顾不上了。事业和家庭是天平的两端,过于关注一端而忽视另外一端,天平就会失去平衡。人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奋斗来奋斗去,还不是为了过一个舒心的日子?我是个很顾家的人,虽然是去一年的时间,但是,在我心中却觉得非常的漫长。(忘记交待了,老板说了,这次去以一年为限。一年之后如果我想回来,他负责找接替我的人)。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放弃这个机会,确实有些可惜。H省是公司非常重视的地方。各个部门都是人才济济。作为一个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工程师,如果我一直呆在H省,很难升职的可能。如果去I省,把一个部门完全的交给我,做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管理工作,既符合个人职业规划,又能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毛遂说过,再锐利的锥子,如果不被放到口袋中,也没机会露出锋芒。(见成语故事《毛遂自荐》呵呵) 太太是个外表时尚,其实传统的女人。听我说完之后,她说:“你们公司的情况我不太了解,这件事情你来拿主意好啦。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你的儿子和老婆的。再说了,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记得我们结婚前,去算过命的。先生说她有旺夫命。呵呵。我虽然不信这些,但是,每当我人生中遇到疑惑、面临选择的时候,太太的话,往往是我最大的安慰。她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当老板再次明确的告诉我,一年以后他一定找人接替我之后,我终于决定要去I省了。
准备远行的日子忙碌而惆怅。老板专门给了我一周假期让我回家准备。太太带着我跑东跑西,给我买了大包小包的好吃的,各种各样的用品,还有两身新衣服,装了满满的两个大木箱。我们不停的说啊说啊,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似的。回想起谈恋爱的那些年,我们几乎每天都约会,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她那张精致无瑕的脸庞。每看一次,都跟傻小子一样偷偷的乐。呵呵。
分离的那一刻终于来到了。公司派来接我的车就在楼下,我紧紧的抱着太太和当时还不大懂事的儿子,久久不肯松开。最后,一狠心,拿上包扭头就走。在转身的一瞬间,忍了许久的眼泪扑簌落下。I省的省会Y,是个碧绿而安详的中等城市,一条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郁郁葱葱的林木环绕着这座美丽的城市。终于安顿下来之后,我点上一根烟,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万家灯火一盏盏的熄灭,整个城市渐渐的进入了梦乡。我知道,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I省的办公室比H省要小一些。在写字楼里面转了几圈才找到。前台是一位热心而干练的小姑娘。我自报家门以后,她立即就说,‘早就知道你要来了,大家都盼着你早些过来呢。’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丫头有些不简单,简单的一句话,就让人觉得很亲切。后来她的职业发展果然证实了我的判断。3年之间,她居然连升3级,由外部员工成长为S公司的一名经理。看来,再平凡、再普通的岗位,人都会有发展空间的。我在I省的直接领导是一位高大的南方汉子AA。我没有写错,他180的身高,很壮实,但是开口说话,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南方普通话。AA是个开朗而豪爽的人,他带我走遍了不大的办公室,把我介绍给每一个人。晚上又张罗着给我接风洗尘,酒量不大的我,很快就被摆平了。呵呵。
I省,是S公司在运营商BBB中最大的项目。我原来的老板说的不错,我们在这里确实签了一个非常大的合同。光我们的部门,都有可观的一笔服务费用。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公司的其他团队,高质量的完成网络建设任务,并保证网络质量上一个台阶。在我报到之前,原先的部门经理已经回国了。去拜访客户的路上,AA一边说着抱歉,一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客户和部门的情况。我们部门当时只有4个人,其中只有一个是专家。负责10个地区的网络设计和网络质量提升工作。原来的部门经理是个专家型的人,技术很好,工作非常敬业和努力,经常加班到12点以后。整个团队的工作负荷也非常的大。客户满意度却一直不太理想。(没有快乐的员工,就没有快乐的客户)
我提出了新的人力资源计划,请求老板将人手增加到8人。其中的两个人,作为专家的助手。向上级老板要资源,尤其是增加人员,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敏感的事情。很有可能事情没有办成,老板还认为你是个无能的部门主管。员工和老板虽然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总体目标是相同的。那么,如何向老板要资源呢?
1.
仔细分析目前的状态,工作状态,客户状态等等。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员的缺乏;仔细分析今后的工作要素导致的人员增加需求,如工作量的增加和提升客户满意度的要求。要用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要说清楚,如果不增加人手有可能造成的影响。
2. 要敢于立军令状,要明确告诉老板增加人手后将会达到的目标。
3.
在书面的请求发出之前,先跟老板面谈,说明你的观点。老板很快批复了新的计划,一个焕然一新的团队一个月后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启动会 到I省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跟客户开的启动会。所谓的启动会,就是甲乙双方负责实施的部门,对合同的目标,范围,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的过程。作为乙方,我们还要向客户汇报我们的准备情况及工作计划。启动会的规格很高,客户省公司和各个地市公司主管网络建设的副总经理几乎都到了,S公司上海总部的相关领导也亲临现场。我是最后一个上场向客户汇报的部门经理,作为保证网络质量的关键部门,每次的启动会上,这个部门的经理都会受到客户的重点关注。汇报的内容,早已在内部的准备会上预演过,所以驾轻就熟。我的发言刚刚结束,客户的问题就接踵而来。还好,事先的充分准备和这几年的经验派上了用场,看着客户听完我的解释后频频点头,一种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当我有些飘飘然的时候,真正的挑战出现了。提问的是Z市分公司的副总,方方的脸上戴着一幅宽边的眼镜。如果在校园看到他,你会认为他是一位大学老师。Z市以前用S公司的设备时,网络质量一直不错,后来采用了另外一家厂商的产品,网络质量急剧下滑。于是省公司又换回了S公司的设备。S公司为了显示诚意,特意将Z地区全网的设备,统一换成了最新型的产品。Z副总的声音不高:“你能保证我们Z市的网络质量,重新进入全省的前列吗?”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我的脸上,整个会场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这是个两难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保证Z市的网络质量,那么,Z副总不能答应;如果我们保证了Z市网络质量名列前茅,那么其他的地市也要求了,怎么办?Z市是一个小城市。Z副总的真实意思不一定是要一个关于网络质量的承诺,只要我们表示出对Z市的足够重视,就行了。我清了清喉咙,慢慢的说:“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对S公司的信任,让我们又有机会为Z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S公司用最先进的产品覆盖Z市的全部地区,这是网络质量的坚实基础。最后,为了保证Z市网络质量,我本人将亲自负责Z市的网络设计和调整工作。尽我的全力,来提升Z市的网络质量。”
Z副总慢慢站了起来,说:“如果你能将我们的网络质量搞好,我请你吃大龙虾!”
投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秋天。在北方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夏日的浮躁,在习习的秋风中慢慢的消逝。可是,南方的秋天就不那么让人欢喜了。绵绵的秋雨,不免让离家已久的人,愁肠百转。第一次见到A副总的时候,就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当时我正在座位上,望着窗外雾蒙蒙的天空发呆。老板带了A副总过来(就是A市的副总)。这是一个刚刚30出头的,帅气的小伙子。可他进来的时候,脸色阴沉。简单的寒暄之后,他一屁股坐下来就开始“控诉”我们工作中的种种问题。那是一个漫长的下午,在A副总一声高过一声的投诉中,时间仿佛停顿了。可我的大脑没有停顿,它在高速的运转着。我没有急于辩驳,事实上,在刚刚开始的一个小时内,我几乎没有说话。我一直在做笔记,偶尔我会反问一下A副总以便澄清他的说法或者是引导谈话的方向不致偏离主题。在A副总终于相信我是一个认真做事情的人,而且愿意跟他一起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之后,他慢慢平静下来了。情况并不复杂,A副总是个技术专家型的管理人员,他对目前的网络状况不满意,同时又有很多新颖的想法而不能得到S公司的及时支持。在他的网络再一次被省公司点名批评后,他终于爆发了。开完省公司的会议,就直接到我们办公室登门投诉了。
接下来的谈话坦率而激烈,双方的注意力都在于如何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甚至为了一个具体的技术细节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在我们终于形成了一个初步方案的时候,暮色已经降临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的技术专家认真的分析A市的网络,不断的提出解决的方案。A副总也派出了最好的技术人员配合,有时候他甚至亲自上机操作。两个月之后,当我和A副总当初共同商量的方案在网络中最终割接的那个晚上,我们一起在机房熬到了凌晨5点钟。割接成功后,他非要拉着我去地摊喝酒,我们都喝多了,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在Z市的日子 启动会上对Z副总的承诺,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开完启动会的第二天,我就去了Z市。Z市是个小小的江南小城,人口和面积都不大。由于它坐落在长江边上,对网络的规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有把握,我特意叫上了一位专家,跟我一起做这个城市的规划。去Z市之前,我特意跟相关的所有工程师交待,“我们这次去替换别的厂家的产品,是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大家千万不要随便攻击我们的竞争对手。尤其要对竞争对手的员工,表达足够的敬意。大家虽然各为其主,但是毕竟都是在这个行业打工的,彼此的尊重是基本的职业道德。”
在Z市的日子其实很惬意的,我住在一个园林式的酒店里面,工作之余就学学开车。酒店的路又弯弯曲曲的,对我这个新手来说,挑战非常大。在Z市前后呆了4,5个月,终于把车学会了。呵呵。Z副总一直很关心我们的进展情况。当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地步。Z副总的压力非常的大,他曾经说,哪怕提前一周割接,也是好的。割接的那天,Z副总把电视台的人都请来了,还搞了个隆重的仪式。作为设备厂商的人员,我自然没有去出那个风头。凌晨3点,割接顺利结束,早上10:30,当第一个早忙时的统计数据摆在面前的时候,我喜出望外。数据统计的结果远远高于我们的期望,有些指标之好,让我们都出乎意外。经过2周的割接后网络调整,Z市的网络指标一举跃居全省第一!S公司的新一代产品没有让人失望,相关的工程师这么多天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我们在Z市的成功,引起了临近Y市的注意。Y市跟原先的Z市相同,也是用的另外那家厂商的产品,也是一直在为网络质量头痛。Y市客户找到了我们,希望跟S公司合作。前期的进展非常顺利,只是由于商务方面原因,双方最终没有合作成功,这也成了我至今的遗憾。Z副总没有食言,我生平第一次,吃到了大龙虾。
跳槽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江南的冬天来了。我有将近10年的时间没有在江南过冬了。说实话,我个人还是更适应北方的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猎头。她50出头,也算是一位资深的猎头人士了。她很快给我推荐了一个职位。这是业内另外一家著名的通信公司,它在北方的某省,急需一位网络规划的经理。出于保密的原因,面试的细节我就不赘述了。我只能说,面试很成功,双方都非常满意。 于是,我向S公司递交了辞职申请,老板再三挽留,并且暗示我说什么条件都好商量。但是我对老板说,“感谢您这些年对我的帮助,更感谢您的挽留。可如果我答应了您的条件,一方面我有用别的公司的offer来要挟您之嫌,另外一方面,对新的公司和猎头也是不诚信的行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违背了我做人的准则。”
原来的计划是回家过春节,春节后就去I省交接工作。就在回I省的前一个晚上,我睡得朦朦胧胧的时候,隐隐听到太太在低低的抽泣。我一下子睡意全无,拉她坐起来,可任凭我怎么问,她就是不说原因,就是一直哭。我问她,“是不是因为我跳槽的这件事?”她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但是,哭得更厉害了。我一下子全都明白了,我给她擦干眼泪,说“老婆,别胡思乱想了,不早了,好好睡觉吧”。太太哭泣的原因我是知道的,如果我留在S公司,至少我每周都能回家。她平时有空也能时不时的来看我。可如果我去了新公司,在北方的那个省工作,那就只能2,3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了。她很舍不得,但是她害怕告诉我她的感受我会放弃这次机会。进退两难之际,她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起床,告别了眼睛红红的太太,我踏上了返回I省的路途。刚刚离开家,我就迫不及待的给老板打电话,“老板,如果我不走了,还可以留下在您的部门工作吗?”
老板喜出望外,说,“当然可以了!!”直到今天,老板、猎头、新公司都不相信我是为了太太的眼泪而放弃了这次绝好的机会。而且那件事情之后,我很久都没有收到过猎头的电话。也许我上了他们的黑名单吧。而我对猎头还有那家公司,也一直都心存歉疚。这次跳槽,有几件事情让人感触颇深:
1、跳槽前一定要多打听一下未来东家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2、面试的时候,最好用事实来表达和证明你的特长。
3、谈工资的时候,如果对方问你,“是不是低于某某数你就不接受这个职位”,你的一定要充满自信的回答“yes!!”
4、家庭和事业就如同天平的两端,过于关注某一端,都会导致你人生的失衡,你都不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请在你人生这个天平的两端,给你的事业和家庭都放上同样分量的砝码吧。
2-9
回家 又到了油菜花飘香的日子,回家的时间快要到了。AA很不想我离开,他坚持要我在I省再多工作一年,我也鬼使神差的答应了。幸好H省急需我回去,两边的老板谈判的结果是让我如期返回H省。正中咱的下怀,呵呵。其实S公司还是很人性化的,在这一年中,除了3个长假,我还有4次公司报销路费的hometrip。即便如此,回家的时候还是让人非常的兴奋。整整一个星期,我都忙着给家人买礼物,心情好轻松。在I省这一年,是我从一个工程师真正成为一个经理的一年。以前做工程师的时候,不仅对公司的政策有时不理解,对老板的做法也不尽认同,有时甚至还跟老板对着干。现在来看,公司也好,老板也好,他们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一句话,大家所处的高度不同,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下属需要做的是更多的从老板和公司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做事情。而不是单单用自己的眼光来行事。这道理说来简单,但是真正要从实践中领悟到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临别的酒宴上,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的。S公司当时是个很年轻的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9岁。在I省工作的同事,大多数都是从外地调过去的。而且公司相同类型部门的员工,往往是HR按照相似的模版招进来的。大家的性格特点都比较接近,加上都是年轻人在一起,因此大家相处得非常的融洽。飞机腾空而起的时候,我再次看了看这座美丽的城市。她还是那样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回来后,尽管H省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老板还是批了1个星期的休假让我好好陪陪家人。一个人在外的日子久了,回到家里,哪怕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都觉得很温馨。连失眠症也不治而愈了。短暂的修整之后,接受了新的任务。当时整个行业的大环境是客户要求自主做工作,以减少对厂家的依赖。H省在这个领域一直走在其他省的前列。客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S公司配合他们,在各个专业技术领域培养他们自己的技术人才。给我的任务是负责一个培训项目,要将客户精心选拔出来的20多个人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级网络规划工程师。
这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在H省之前,其他好几个省都做过类似的培训。客户的反馈都不好。因为如果做不好,客户不满意;做好了,又等于端掉了自己的饭碗。接受任务的时候,我问老板,到底要将客户的学员培训到什么程度。老板的回答很干脆,你会多少,就教他们多少,不需要保留什么。那是2002年,正是3G的概念如火如荼之时。老板判断3G时代很快会到来,因此这个时候,认真的培养客户2G的能力,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可是,后来的发展说明,老板当初的这个判断有些过于乐观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得到明确的授权之后,我就风风火火的干起来了。首先跟曾经做过类似培训的其他省的同事反复沟通,以取得经验和教训。接下来,跟客户的各个层面的人尤其是客户具体负责此项目的主管反复的讨论以明确他们的期望值,制定培训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当双方的领导批准了初步方案后,培训项目就正式启动了。
说是培训,可一没有现成的教材,二没有现成的老师。在随后的2个月时间里,我费劲周折,找到了4位外籍的专家出任培训师。然后跟他们一起,用一个月的时间,编写了教材。随后制定的详细实施方案,甚至精确到了每一天要进行的活动。
培训历时整整一年的时间,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最终,所有的学员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双方的联合测评。这20多位工程师,从此成为了H省在网络规划方面的骨干力量。毕业典礼上,客户的高层非常满意。这是一个成功的项目,所有的干系人都非常满意。不仅如此,我们编写的教材、制定的培训方案,从此成为S公司大中国区高级网络规划培训的标准服务包,向其它省的客户出售。据说还供不应求。
大家都其乐融融,却不知道威胁在悄悄的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