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 |
分类: 多味年华 |
春天来了,从办公室到Villa的一段路都繁花似锦起来,各种树开着红的、粉的花朵,花瓣随着风洒落在路上,House外的花啊草啊都被无微不至的照料着,每天都能看到门卫或佣人在外浇花浇草。迎着这像极了的国内北方的春天的风,脸庞边感受着略为干燥的空气及空气中夹杂着的细小尘土或砂粒,让我很自然想到呆了四年的城市--长春。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春天,竟然像极了东北长春的春天。
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分数差2分可以顺流而下到达上海,可能到目前为止我不会去东北,更不会在东北生活四年。工作后,还常会想起在长春时的点滴,也想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回去看看,看看这生活了四年的城市,重新去体验和回顾一下这里留给我的记忆,情景定格在三年多前。 在此仅能以几个小片段将自己的思绪带回万里之外的祖国长春。
长春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很大,具体多大面积我从未关心过,只是我知道“文化广场”这个名字确实名副其实,广场要承载的内涵实在太多了,却不脱离文化二字;另一方面,吉林大学的三个校区正好将广场围了个圈,有着这独特的地理优势,自然这也是吉大学生的天堂。再者,每年一度的书市在广场举办,让文化广场的得名更加实在。
到长春的人都应该要去文化广场溜达一番,尤其到了夏天的傍晚,这里可以最近距离的感受到东北普通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一到夏天晚上,广场正中的舞台上就歌声四起,伴随着舞蹈,相声,甚至东北二人转,各类公益、商业性质的演出活动都将在那里闪亮登场,每晚一出戏还绝不重复;那里是露天的舞台,只要你愿意,每晚都可以欣赏到免费的文艺演出,节目质量和效果绝不逊色,因为电视转播设备正在现场直播呢。这可苦了学生,在自习教室,经常被歌声吸引下来,要去看个究竟;在准备期末考试和考研的那段日子,偶尔下来看看节目就成了最好的放松神经的好去处。
在舞台二百米之外,艺术学院的三五个学生正在吉他弹唱时下流行的音乐,从那时流行的《单身情歌》到《你知道我在等你吗》,音效和氛围毫不逊色于大舞台上的演出,这自然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而且,这都是年轻人自我心声的流露,自我愉悦着和感受着青春的快乐。那时我站在那里,心想毕业后可能永远没有这个机会听到这么心动的曲子了;是的,这是和在城市闹市街头听到的乐符,或是掏钱在酒吧乐队演奏完全不同的感受。这是青春的歌唱。明天又可能是另外一帮弹唱者。
在距离舞台更远一些的地方,会有老年合唱团,老年秧歌队,老年太极拳队,他们的节目也毫不逊色于其他内容,我也常驻足观看,感受着大家的快乐,所以也可以说是“快乐广场”吧。
我最喜欢的是广场的大气和草坪,在东北城市能看到大片的草坪和鲜花无不是让人兴奋的,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广场上总是飘着各类美丽的风筝。广场的一角总是有着鸽子,鸽子也在感受这一份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广场上有一处惹眼的风景线:一个站立的高大全裸体男人塑像,另一侧是一个半卧的裸体女人;塑像展现了男人的阳刚之气,更是体现了东北男儿的宽广胸怀和阳刚之美;那年央视上映曹颖主演的电视剧就取了文化广场这个景呢。
那年春天沙尘暴,非常的大,能见度很低。那天是周末,我顶着沙尘暴从学校这头走到另一个北区新楼上课,商务英语第二学位课程。到现在,我还能记得这个情景,那么执著。每每周末的清晨,当室友还在熟睡中,我早早的起床,穿过清晨的文化广场,到达另一头的教学楼上课的时候,我呼吸到了空气中的甜味,脚步格外的轻快。我说了,文化广场是我大学快乐的一个源泉,我总能在那里发现新鲜的东西,感受不一样的乐趣。
还记得广场旁边的王记酱骨馆,还记得广场旁边大大的网吧虽忘了名字,还记得大富豪浴池--那里是东北文化的一大见证,还记得白求恩医大一院,还记得我们的地质宫......,
这一刻,我的思绪定格在了遥远的文化广场,想起了广场上的帅哥靓女们,想起了那段青春的岁月和留下的四年足迹。
前一篇:人在职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后一篇:香格里拉、卓展、重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