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屏边县县域经济情况分析—老少边穷县的经济发展思路
(2012-10-22 16:26:08)
标签:
杂谈 |
云南省屏边县县域经济情况分析—老少边穷县的经济发展思路
屏边县属红河州管辖,经济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处于中越边境,中越战争的最前沿,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能发展状态。到本世纪初才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轨道。
该县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依靠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来发展,但是具体的发展策略应该不是很正确。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该县主要是挖掘苗族资源和大围山国家森林资源,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有距昆明最近的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围山原始森林每立方厘米生态负氧离子含量高达65000个以上,每立方米空气臭氧含量小于0.12毫克,负氧离子粒径小于0.003微米,能穿透血脑屏障和细胞膜,参与细胞生物电活动、活化细胞;有天然大睡佛、国内罕见的史前陆地火山、景致迷人的高山瀑布、举世瞩目的滇越铁路和人字桥等自然人文景观,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天然美容院”和中国最南端的春城。全县有森林面积130余万亩,其中人工林4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屏边苗族自治县
6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4%。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境内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许多古老而珍稀的野生植物。现有野生植物188科3619种,其中国家保护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有115种,各种动物有35目111科555种。屏边苏铁、多头桫椤、中华蜂猴、中华赤面猴堪称世界四绝。以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前景广阔,大围山原始森林和县内的珍珠洞、白河温泉、火山遗址、灵宝山石窟艺术、人字桥、烈士陵园、大睡佛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瑰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低山山地,面积43993公顷,属边缘热带湿润区,
保护区类型为科学保护区兼自然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及其珍稀动植物种。主要观赏景观和物种:⑴火山、断崖奇观,边寨民族风光,名胜古迹;⑵植物有桫椤、长蕊木兰、云南穗花杉、原始莲座蕨、伯乐树、柄翅果、篦子三尖杉、藤枣、岘木、伞花木、福建柏、水松、云南石梓、毛坡垒、鹅掌楸、紫荆木、木瓜红、马尾树、见血封喉、锯叶竹节树、云南苏铁、合果木、长叶竹柏、鸡毛松、锥头麻、苣若薯、任木、绒毛番龙眼、隐翼、千果榄仁等;⑶动物有黑长臂猿、蜂猴、巨蜥、豚尾猴、小蜂猴、灰叶猴、黑冠长臂猿、云豹、灰孔雀雉、绿孔雀、猕猴、水鹿、穿山甲、斑羚、大灵猫、金猫、白鹇、白腹锦鸡、红腹锦鸡、冠斑犀鸟。 (自百度)
依靠这两个旅游资源屏边旅游收入也只有2亿元的生产总值,这是一个收入和资源极不相称的情况,如何突破的关键在于进一步策划宣传屏边的旅游资源,研究如何推广屏边的旅游市场,最终才能实现旅游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目标。
生物产业的发展屏边县还是有一些思路和做法的,但是生物产业的核心是食品工业,保健品和药物工业的发展,没有这些行业成功发展,种植业是没有前途的,甚至会打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屏边还在发展冶炼行业,这非常的致命,冶炼行业和生物与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矛盾的,建议屏边不要走污染冶炼行业的老路,一方面屏边没有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只是依靠小规模开采来支持冶炼行业,又冶炼行业短期带来的利益不能弥补长期的环保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