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的成本
资源的循环过程是资源被开发生产利用和消费和回收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就是循环成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增值在后来的消费过程中被消费掉,因此循环成本就只剩下生产成本和回收成本,当然好应该包含污染和无法回收的部分。
生产成本就是把资源生产成人们可以消费的产品的过程,是人对资源的加工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并消耗人力。
生产成本 PC=CP+W
消费过程没有成本发生,消费过程主要消耗掉资源的增值部分,如果在消费过程中不仅消费了增值部分还消费了原值部分,这样的经济不是循环经济。如燃烧产生的能量过程不是循环经济,因为它把石油或者煤炭的原值部分已消耗完。
回收成本是产品在产品的增值被消耗完后,对产品的回收加工使产品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在回收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被回收,这里就有回收率的问题。
回收成本RC=CR+P0×γ
循环的总成本C=PC+RC=CP+CR+W+ P0×γ
循环的总成本与污染和回收率最为相关,污染越大成本越高,回收率越高成本越低。因此
循环成本C=α×W/γ
循环收益与合理的资源开采量
资源在循环的过程中产生的增值会被人类自身的消耗掉,因此循环的效益在那里,这里会出现两种情况,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人类不仅会消费掉资源的增值好要消费掉生产成本和资源的原始价值,人的生产效益看起来就很高等于⊿P+CP+P0.
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初始的资源是不会被消耗的,必须被回收,因此循环的效益与资源的初始值无关。而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是主要成本,而人力资源是可以循环的。人是可以循环的资源,加上人的智力可以以知识被储藏而循环,人一代比一代拥有更多的知识的原因。同时资源的增值是为人类所消费,因此人力成本应该与循环效益无关。
这样循环的收益是一个负数,循环的收益就只有污染加上不可回收的资源损耗。
循环收益I = -(W+(1-γ)P0)
换言之,如果资源在循环中没有污染,能够全部回收,那么资源的循环效益是最好的,为零。这种经济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理想循环经济模式。
如果在循环中产生污染,而且不能回收,资源的循环效益最低,为负的无穷大。这是现代经济的典型模式。
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最求资源的无污染的完全循环。在无污染的情况下,人类必须理性地将自己的消费严格地控制在自己的增值上面。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类对资源的使用完全取决于循环的效益而不需要对资源进行再开采。
但是理想的循环模式不可能实现,要回到人类过去的生活模式不太可能,尽管有人在做这样的选择,但是从人类的现实角度来看,人类还必须从自然资源中补充开采,如铜金属的回收率已经达到60%,另外的40%依然需要从自然矿石中开采。
我们只有依靠人类的创新的力量来提高资源的增值,同时要依靠道德力量来限制人类刚性需求。从循环经济学的角度,在我们没有实现理想的循环模式时,我们只能将资源的开发水平置于循环效益的水平上。因此资源的开发量等于资源的循环效益。
无论如何在没有实现理想的循环经济形态时,我们还会不断开采有限的自然资源,资源会延长使用但是最终还是会被消耗完,因此提高回收率和降低污染是降低人类对资源依赖的有效手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