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帮助别人,是祖宗给的福报

分类: 真人真事 |
《朱子治家格言》讲,“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见到穷苦的亲人、邻居,都应该尽力爱护他们、帮助他们,体恤他们的困难,这就很有情义。邻居也是,邻居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我们成长的记忆当中,邻居之间感情非常好,亲人不一定住在一起,每一天有什么需要,邻居都尽力来帮助我们,当然这些恩我们都要记住,哪天邻居有困难,都要竭尽全力去帮助。
其实做人,时时要能够尽自己的本分,五伦关系都是本分。“兄友弟恭”,所有的亲人,我们也有责任;“父慈子孝”,这个“父”再延伸开来,叔叔、伯伯、其他长辈,我们都应该孝敬;同辈亲人都应该友爱。“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祖宗的心来看我们所有的亲人,那不都是祖宗的骨肉吗?我们应该代祖宗来爱护他所有的骨肉。
而且坦白讲,我们今天有能力帮助别人,那是福报,那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是祖宗的福,祖宗给我们福,我们应该有一种责任,帮祖宗照顾好他所有的骨肉。范仲淹先生明白这个道理,范公一生最精通的就是《易经》,《易经》里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他面对他的孩子,就说道:今天我能够这么飞黄腾达,完全是祖宗的德荫,所以我不能拿着祖宗的德荫去挥霍,应该拿着祖宗的德荫好好照顾亲人。所以范公照顾的亲人,几百户人家,在《义田记》里都有讲到。
不只照顾亲人,还照顾邻里乡党,以至于一些贫困的读书人,他把他们照顾好,培养他们,很多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太多太多了,我们就光举一个大儒张载,都是范公培养的。张载那句话,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的人都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是范公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天下得人谓之仁”,帮国家发现、培养人才,教化一方,多少老百姓受益,那是真正仁慈的人。
所以他跟孩子讲,也让孩子懂得,照顾好所有的亲人,让祖先在天之灵感到安慰。所以真的,范公的后代青出于蓝胜于蓝,范公那时候的义田是一千亩,到清朝的时候,义田有四千亩,所以有道义的家道传承下去,这个家族怎么可能会没有福报?
范公之前,春秋的晏子是好榜样。范公常常都引五代窦燕山,引窦禹钧先生的例子勉励他的孩子。所以您看,留名青史的圣哲,对整个民族的贡献非常大。像晏子,《义田记》里也提到,他照顾几百户的亲人,而自己穿的衣服,三十年都没有换,特别节俭。范公是到死的时候连棺材都买不上,因为他不留钱,一有,马上去帮助别人。但是,留下来的是“施贫活族之义”,帮助贫穷的人,养活整个家族,这样的道义传给他的孩子。他四个孩子都非常有成就,包括他的二儿子范纯仁,当的官比他还大。
而佛家,在《四分律》当中有讲出,我们对于亲友的责任。列了七条:
第一,“难予能予”。“予”是布施、给予,虽然自己也很困难,但是不忍心看亲友痛苦。这一点就让我想到当时候我们在了解林文忠公的行持,就是林则徐先生。他小的时候,刚好他的伯伯家里特别困难,他的母亲知道了,就把家里仅剩的一些食物大部分都拿给了他的伯伯,然后交代林公,这个事绝对不能讲出去,因为怕讲出去,他的伯伯会很难过。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愿意看着亲人受苦,有这样的母亲,才教得出这样的栋梁之才。假如他母亲斤斤计较,怎么可能教出胸怀这么大的儿子出来。所以真的,天下太平之根本,是女教。真的我们只要有机会去了解历史,所有圣哲人他的母亲都是非常有德行的,尤其都是识大体,很有度量。
第二,“难作能作”。别人不肯承担的,主动去承担,不计较。就像“少娣感嫂”,她是第五个媳妇,前面四个大嫂吵架打架都有,她主动的去承担很多工作,她说我自己比较小,应该我来服务,也是难予能予。从娘家拿回来的好东西,都是先给大嫂、先给侄子,“难作能作”。
“难忍能忍”。住在一起难免有一些摩擦,甚至被误会、被指责,甚至无礼的对待,都要能够修忍辱,能不计较,包容起来。实在讲,人欠你,天会还你的。所以一个女子,时时以整个家族的和谐为重,可能她几十年受到很多的侮辱、不合理的对待都有可能,但是她都能够时时想着整个家庭,这样的女子后福都会很大。
我母亲,她是做大嫂,所以她嫁到我们家的时候,嫁过来隔天我爸爸就去读大学了,还在读书,还没赚钱,我母亲的薪水就充公。当时候上有爷爷奶奶,下还有小姑小叔,请问诸位女士,假如是这个情况,你是嫁还是不嫁?先生还没有赚钱,还读书,还要花钱,嫁过来之后,上要养老,平的还要养小姑小叔,然后自己还要教书,那时候教书一班六十几个人,很辛苦的,然后还要煮早饭,还要打理家里面。我看假如是现代的女孩子,我看没人愿意嫁。所以我们整个家是非常感佩我母亲的,包含我的姑姑、叔叔,包含我的爷爷奶奶,对我母亲都非常爱护。所以人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付出,所以我母亲晚年命很好,退休一、二十年在家里都可以听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她有后福。
第四,“密室相语”,人难免遇到一些事情,心里面很苦,想找一些亲近的人,可以让他吐一吐真言,憋得都憋出病来。所以亲戚朋友一些内心的事情告诉你,你好好的安慰他,引导他,其实也感谢他对我们的信任,但“不相发露”,不能把人家的私事要去讲给别人听,到时候他觉得无地自容,很没面子,那我们就糟蹋了他对我们的信任。
“遭苦不舍”。亲戚朋友有苦难的时候决定不舍弃,见义勇为去帮助他。
“贫贱不轻”。他很贫穷,但是决定不能轻慢他,反而这个亲友对我们的好、恩德,纵使我们今天当了高官,很有地位,那一份对他的感激跟恭敬,绝对没有丝毫的改变。所以面对贫贱的亲友,一来要帮助他,再来,更要提携他,让他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个都是我们的本分。
“有此七法,名为亲友”,把这七点都能够做到位了,这才是尽了我们亲友的本分。所以敦伦尽分,敦睦天伦、人伦,尽到我们的本分,都要从这些教诲当中去落实,“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文章来源:蔡礼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