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文堂——在高楼林立中自在“守望着”自己的三平方米
“木文堂书屋”是我在大连近一年的生活中,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在和平广场,E网打尽网吧旁边,一家街边小店,小店之小只容两个人错身,但就是在这样的一家临街的铺子里,各种品位至深的书却很吸引眼球,光是在大玻璃橱窗外陈列的那些书就足够你惊异于店主的个性了。小店一楼大概也就不到8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小跃层二楼大概是居家的,我还十分清楚的记得,店内有一位清秀的女子,年龄比我约大一点,让我很是羡慕——能住在书店里,可是不比住在城堡差多少……我喜欢用手机给店主发短信订书,书到了电话给我电话取去,离我住的星海广场很近,711两站到门口,偶稀饭。
据了解,木文堂书屋在大连读书圈里是个蛮响的名字,第一家店在友好广场,2000年末开始营业,以经营经济类、文史社科类和流行畅销书籍为主,面积仅3平方米有余。如今已经有了第二家分店,成了很多读书人选书的必去之地。
汪悦是木文堂的兄妹主人之一,为小店立足繁华商业区的选址智慧做了不错的诠释。谈到当初为何选址两大广场附近时,汪悦并不讳言这一寸土寸金之地为小店经营带来的租金压力之大,但更看好了这里的巨大客流。大客流带来的大销量,是小店在繁华商业区的生存之道。汪悦认为,2000年落户友好广场时,看好的可能是这里的影院客流。那时,友好广场的确可称得上是大连唯一的影院群,进步和友好两座电影院吸引了大量的影迷。影院的顾客和书店的顾客重合率很高,大量影院散场和等待电影开场的影迷,就成了最初木文堂书屋的顾客。加上周边写字间喜欢读书的白领,也令小店客流不断。 随着新城市、新玛特、万达华纳、奥纳等大量新兴影城的陆续登场,友好广场的“影院优势”已经逐渐没落。当初选址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汪悦说,先前积累的顾客依然是店里的主要客层,而如何稳定并且拓展客层,则是小店生存之路的思考方向。第二家木文堂,在和平广场附近,依据的也是第一家店的经验,有银泰百货和奥纳影城的客流,及周边高档次小区喜欢读书的白领,也令小店客流不断。
与大书店泛泛地对客人迎来送往相比,小店为店主和顾客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空间,使店主能够更好掌握每一位客人读书的偏好,以便在推荐时有所侧重。另外,木文堂还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订购书籍,如果不急,客人订购的书籍店主都会尽力帮助买到。我想正是这种个性化服务,支撑着木文堂在高楼林立中自在“守望着”自己的三平方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