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政经正经——厘清源头 |
公司治理,“忠”“恕”而已
扬州雅痞
何为公司治理?
说白了就是企业管理,维基百科上的解释为“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公司治理方法也包括公司内部利益相关人士及公司治理的众多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利益相关人士包括股东、管理人员和董事。其它利益相关人士包括雇员、供货商、顾客、银行和其它贷款人、政府政策管理者、环境和整个小区。”
“企业管理”一词明显比“公司治理”通俗易懂。那为什么还要说“公司治理”,那是因为很多人要混饭,要充当顾问……不搞混水哪能摸到鱼?
譬如所谓禅,很多人一想到就觉得虚无飘渺,云里雾里。后经禅者慧海点破,才发现修禅其实很简单——
修行者问:“修习禅道方法甚多,您用什么方法?”
慧海答:“用功。”
又问:“如何用功?”
慧海又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又问:“众人皆如此,如何用功?”
师曰:“不同。”
再问:“何故不同?”
师曰:“他人吃饭,边吃边想,睡觉之时,想东想西。我吃饭吃,心无旁骛的吃,睡觉时无思无虑的睡,自然不同。”
修行者深思而退。
无论身处公司哪一个岗位,上班时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就已经是公司治理了。
公司作为商业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和它所处环境的“天”、“地”、“人”等因素息息相关。中国自汉武帝以来一直以儒治国,因此现在中国的公司治理无可避免的带有深厚的儒家特色。
而何谓儒家特色?
《论语》第十五章里面说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思就是说做事时尽心尽责,不尸位素餐,就是忠;思考时能站在对方的位置,推己及人,多为对方想想就是恕。
那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督耶稣也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就要怎样待人。”
因此,对组织也好,个人也好,在自然禀赋上我们要承认存在差别,但在道德上,如果我们无法做到的,最好也不要裹挟你的领导、同事和下属;主要利益相关人士包括股东、管理人员和董事;其它利益相关人士包括雇员、供货商、顾客、银行和其它贷款人、政府政策管理者、环境和整个小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