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仙湖杂记·过年

(2006-01-24 09:25:34)
分类: 深圳爱恨——守城心情
文/扬州雅痞

缘起:择居莲塘,每有闲暇,必流连于仙湖植物园之上。此处有山、有水、多树、少人,我直以此为深圳世外桃源。所见所闻,聊记于此。
或问:“有‘来此屡游’之意?”
我必以“嘻嘻……”答。

居于此地,最怕碰上大年初一、元宵、清明、中秋等日子:一下子不知从哪里冒出那么多人和车,噪闹得很,厉害时车子都堵到罗沙公路边上。这场面逼迫我想起1992年8月10日众人云集深圳排队买股票抽签表。因仙湖里据说有灵验得很的弘法寺的缘故,这使我在推断他们的动机时,在“发财心切”之外,多了一条“众生孽重”。
按民间的说法,大年初一能到寺院里烧上第一柱香的人,当年必交好运。这个我绝对相信——弘法寺的风车十几、二十元一个,每年春节都卖得红红火火。以至民间又出了个新说法:大年初一不到弘法寺买个风车转转运气,不吉利。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烧上第一柱香的不是寺里的和尚,谁信?

除夕夜,我和LP带着两个从北京来深圳过年的好朋友先去爱国路逛花市,然后到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兜风、看夜景。11点多回到花园路口时,发现左边的路已封做单行线,车子只能出不能入;晚节不保,我只能做“右派”,把车往右转;有点堵,就把车停在另一花园,步行回家。
既知烧不上第一柱香,大年初一,我们就一个安稳觉睡到11点多。洗漱及吃过甜面条后,12点才步行上仙湖。

进门——过风雨亭——到两宜亭转走小路往湖区,一路上人多、车多,更闹、更噪。四人便商议妥当,看看弘法寺就回家喝茶。于是从百果园直上弘法寺。不出所料,那里人更多:寺门口广场上的人,就象庙前放生池里的石龟身上香客抛下的硬币一样,密密麻麻,一层叠一层。还有很多人源源不断地从马路涌上来……警察在拼命维持秩序:用绳子把马路的一大半围起来,愿者进去;人杂在里面,队伍直排到裸子植物区,人气冲天,声音干云!

“哪有这样拜神的!”警察在偷偷嘀咕。
“深圳还有谁没来的吗?”我朋友听到,就问我。
“呵呵……”我唯有诺诺。
一路上,有很多断手断脚或其它伤残的乞丐隔十米八米的坐或躺在地上讨钱。我想,如果在香港,按字面上的理解,这肯定要划归“有组织罪案科”管了。

不过,这个大年初一,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一对盲人夫妇——
在“天上人间”景点前,男的西装领带,女的一袭长裙,穿戴齐整地在照相。在照相师傅指点下,他们在认真的做动作,在笑,拍了一张又一张……很多人在围观,在议论。
记得在某本谈禅的书中读到一个故事:有个盲人,每次夜归,必提一小灯笼。有人问:“你又看不见,要灯笼何用?”他答:“不错,但没瞎的人能看见,这样他们就不会碰到我了。”
我想,套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如果故事中的盲人已经超越“生理需要”处于“安全需要”的话,这对盲人夫妇至少已经达到了“归属和爱的需要”了:他们虽然比正常人缺少些东西,可能永远无法见到自己的照片。但他们知道他们的亲朋好友能看到,子孙能看到——“我们曾在这世上好好地活过,我们属于它,它也属于我们,它爱我们,我们也爱它——不信?我们有快乐的留影为证”;他们虽然是盲的,但没有妄自菲薄,在大庭广众之下认真地照相,表现出了他们的自尊和会得到大家的尊重的自信——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活出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实力……
真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啊!

诸位看官,你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吗?
不要紧,其实我也不太清楚的。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吧?
“真相,有时是很恐怖的”,这是我的口头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