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尘世风月——别有洞天 |
文/扬州雅痞
一个人飘在上海的街道上,我感觉自己连一粒尘埃也不如:渺小,连个栖身的地方也没有!仿佛身后有一股力量在推着你,彳亍前行;欲停,却无可停……
哭?那一刻我真的想哭!
在人民广场出了地铁,我走在所谓的“福州路文化一条街”上。文化?我倒是在这条街上的一家小饭馆里,以上海小吃饱了肚子——当一种东西正被大力宏扬的时候,却往往连它自己也找不着北!
就这样被推着前行时,我突然想起:何不到心慕已久的衡山路酒吧一条街去试试看呢?于是在新浪论坛下的“摩登上海”和“生于70年代”分别发了个帖子——
主题:呵呵,本人偶过上海,下午欲往衡山路泡吧,可有MM引路?
正文:电************之前请先看本人专辑,看看是否对“嘴型”,免得见面时大家无趣。
本“广告”即日18:00前有效。
为什么如此?一、在酒吧文化也算发达的深圳,我上酒吧的次数也屈指可数,而且从没试过一个人去;二、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跟网上的朋友见面神侃:有过文字上的相交,可能会投缘些。只要谁曾领会过一个人在旅途上那种无所事事的的孤独或无聊,谁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这样做了。以前我对广东话所说的“闷到抽筋”没什么感觉,此刻却觉得:心,真的在微微痉挛呢!
发完帖子后,我就交了7元钱,离开上海图书大厦二楼那个每30分钟收费7元的网吧,乘地铁往衡山路。
出了地铁,便是衡山路。找不到闲人问路,我就跟着感觉,朝自认是对的那头走。
衡山路没想象中的宽,两边的房子半新不旧。脚踩着人行道上的或红或灰或其他颜色的砖,走在梧桐树斑驳的树影下,怀旧的感觉不招自来;只有呼啸而过的汽车,才会让你记起真实的时空。
我眼不停地朝两边张望,为不羁的心舟,觅稍息的驻处……就这样走着,就这样走着,长长一段路后,我感觉不妙,转身,拦下一个善目的姑娘问路;她指着我来时的路:往那边直走,便是。
——天哪!
经过刚才的地铁出口,就在边上,见到“唐韵茶坊”的小旗飘飘。停足驻目,见其外型古朴,两层小楼,邻着小花园,竹摇窗动,就取曲径而入,直上二楼,找个帘子后面、临窗的位子坐下,叫身着碎红花布的小姑娘,泡了一盏茉莉花茶,细细品尝。
整个二楼就我一个客人,中乐声声若有若无地在大厅里游来荡去,更显幽静。窗外的小花园全在我眼底下——原来那是隔壁酒吧的露天吧座,在梧桐树下,小棕榈树边,看似随意、却又最大容量地摆着铁铸的桌和椅子。花园边上的竹子,枝叶直抵我坐的窗边——要不是隔着玻璃,我真的想伸手摘几片竹叶来把玩了。露天吧座也只有一个男客人,弯着腰写写停停——其实,下午两点来钟,能有多少人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泡在酒吧里呢?想到这,我不禁微微笑了一下,为自己的懒散和不争。心情也顿时觉得好了些。
正看着,突然有个白头翁鸟飞上了竹子的顶端,隔着玻璃,在离我半米不到的距离,在竹枝之间跳着,脚趾抓着竹枝在翻着身子……应该还在叫着吧?——它的嘴有时张开,但我听不到声音。一会,它居然停了下来,与我隔窗对视!看着它的小眼睛,我忍不住笑了:这个鸟,这个人,这个情景,给画家或摄影家记了下来,岂不是一幅有趣的“鸟人图”?!
电话一直没响。我心里也没觉得有什么。
人们常说“要用理性战胜感性”,并以之为教条诲人不倦。对此,我曾深信不疑。但在这个下午,我却自然而然地体会了用一种感性去替代另一种感性,并从中得到了快乐——这是不是古人一直谆谆以道的“教化”之功呢?
鸟什么时候飞走了,我浑然不觉。我离开茶坊时候,大墙上的钟正指向17点。走出门口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想:如果你当时看了我的帖子,你来了,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聪明的你,说给我听听!
哭?那一刻我真的想哭!
在人民广场出了地铁,我走在所谓的“福州路文化一条街”上。文化?我倒是在这条街上的一家小饭馆里,以上海小吃饱了肚子——当一种东西正被大力宏扬的时候,却往往连它自己也找不着北!
就这样被推着前行时,我突然想起:何不到心慕已久的衡山路酒吧一条街去试试看呢?于是在新浪论坛下的“摩登上海”和“生于70年代”分别发了个帖子——
主题:呵呵,本人偶过上海,下午欲往衡山路泡吧,可有MM引路?
正文:电************之前请先看本人专辑,看看是否对“嘴型”,免得见面时大家无趣。
本“广告”即日18:00前有效。
为什么如此?一、在酒吧文化也算发达的深圳,我上酒吧的次数也屈指可数,而且从没试过一个人去;二、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跟网上的朋友见面神侃:有过文字上的相交,可能会投缘些。只要谁曾领会过一个人在旅途上那种无所事事的的孤独或无聊,谁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这样做了。以前我对广东话所说的“闷到抽筋”没什么感觉,此刻却觉得:心,真的在微微痉挛呢!
发完帖子后,我就交了7元钱,离开上海图书大厦二楼那个每30分钟收费7元的网吧,乘地铁往衡山路。
出了地铁,便是衡山路。找不到闲人问路,我就跟着感觉,朝自认是对的那头走。
衡山路没想象中的宽,两边的房子半新不旧。脚踩着人行道上的或红或灰或其他颜色的砖,走在梧桐树斑驳的树影下,怀旧的感觉不招自来;只有呼啸而过的汽车,才会让你记起真实的时空。
我眼不停地朝两边张望,为不羁的心舟,觅稍息的驻处……就这样走着,就这样走着,长长一段路后,我感觉不妙,转身,拦下一个善目的姑娘问路;她指着我来时的路:往那边直走,便是。
——天哪!
经过刚才的地铁出口,就在边上,见到“唐韵茶坊”的小旗飘飘。停足驻目,见其外型古朴,两层小楼,邻着小花园,竹摇窗动,就取曲径而入,直上二楼,找个帘子后面、临窗的位子坐下,叫身着碎红花布的小姑娘,泡了一盏茉莉花茶,细细品尝。
整个二楼就我一个客人,中乐声声若有若无地在大厅里游来荡去,更显幽静。窗外的小花园全在我眼底下——原来那是隔壁酒吧的露天吧座,在梧桐树下,小棕榈树边,看似随意、却又最大容量地摆着铁铸的桌和椅子。花园边上的竹子,枝叶直抵我坐的窗边——要不是隔着玻璃,我真的想伸手摘几片竹叶来把玩了。露天吧座也只有一个男客人,弯着腰写写停停——其实,下午两点来钟,能有多少人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泡在酒吧里呢?想到这,我不禁微微笑了一下,为自己的懒散和不争。心情也顿时觉得好了些。
正看着,突然有个白头翁鸟飞上了竹子的顶端,隔着玻璃,在离我半米不到的距离,在竹枝之间跳着,脚趾抓着竹枝在翻着身子……应该还在叫着吧?——它的嘴有时张开,但我听不到声音。一会,它居然停了下来,与我隔窗对视!看着它的小眼睛,我忍不住笑了:这个鸟,这个人,这个情景,给画家或摄影家记了下来,岂不是一幅有趣的“鸟人图”?!
电话一直没响。我心里也没觉得有什么。
人们常说“要用理性战胜感性”,并以之为教条诲人不倦。对此,我曾深信不疑。但在这个下午,我却自然而然地体会了用一种感性去替代另一种感性,并从中得到了快乐——这是不是古人一直谆谆以道的“教化”之功呢?
鸟什么时候飞走了,我浑然不觉。我离开茶坊时候,大墙上的钟正指向17点。走出门口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想:如果你当时看了我的帖子,你来了,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聪明的你,说给我听听!
前一篇:职场寓言: 鹰、穴鸟和牧人
后一篇:“安乐死”乐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