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无宗教氛围的地方,有宗教信仰的人就会特别难以与众交流,这是前次我的一位客人内心的纠结。她无形中和周围人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隔阂墙。
我在想我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个地方曾经有过一道和周围人之间隔阂的墙,现在是否消除了,或者仍旧隐约留着某种痕迹。
那天,酒窝在家里看一档古董鉴定的节目,有位出镜的嘉宾谈起了茶道滔滔不绝,说茶道在古代是修身养性的,静心的一种方式,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愿意追随,并且花费重金雕琢各种茶具。提到茶道,节目展示了一件香炉,嘉宾也谈到了焚香静心的作用,和现在人们争着花重金求烧高香的不同境界。人们听后纷纷表达一种对境界的向往和感叹。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客人的这个纠结,我也想起很久之前,我对玩塔罗与周围人信念冲突之间的纠结。
而那位嘉宾陶醉的讲解和表情让我一瞬间明白了,隔阂的墙实际是我们如何看待塔罗、修佛的一种观点。在我们的心里,如果我们把它从人群中挪到了一个高处,那么大部分人自然够不着摸不到,觉得高不可攀。我想佛学和佛教肯定有所不同,一个是智慧的沉淀,一个是组织化的需求,但是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者又无非就是一个济癫和尚的酒肉俗习和普世善举之间的差异。如果济癫和尚只有善举,没有酒肉俗习,也许就不会如此惊世骇俗,又流芳百世了?佛的智慧应该即藏在那万字梵文经书中,也藏在劈柴生火中吧!如果能认同这个道理,我想我们是否能淡化心中那种修佛的高不可攀和对众人不理解佛学的抱怨。
我们做塔罗,有时会为了商业配上一些神秘学的色彩,但也有些塔罗师会刻意的加重这些色彩,在现实生活里又藏于这些色彩之后。我的客人初次来,会很惊讶,这个塔罗工作室好温馨。自然,塔罗师是个职业也罢,是个静心修身的工具也罢,但那不等于我。我的存在不因玩塔罗,被人称“算命”,而感觉到羞辱,也不因有某种灵力,被人钦羡而感觉到高贵。
如果有人再问为何会选择塔罗,我就会告诉他,不是喜欢的忘乎所以,不是凸显,不是哗众取宠,和喝茶一样,在喝茶的氛围中品味自己,仅是一个不错的兴趣而已。
http://cnc.qzs.qq.com/ac/b.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