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57中这样开展性教育,效果挺好

标签:
李扁青爱小屋性教育大庆 |
分类: 青艾工程 |
青爱五年,誓师大庆。那一回,还给青爱工程大庆基地授了牌。并陆续启动一百多
所学校青爱小屋。此次,大庆日报刊出文章,说“57中这样开展性教育,效果挺好”。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多年守候,终得云开日出。在此,扁代表青爱工程向大庆57
中和大庆基地致以热烈祝贺。
|
大庆57中这样开展性教育效果挺好 |
秦巍巍 发表于 2014-11-04 12:25:41 |
《我市未成年人人流情况调查》引热议,青少年性教育成焦点,记者调查
57中这样开展性教育,效果挺好
■帮裸体小人儿穿衣服,初潮、遗精等青春期常识粘上教室墙
■男生举手表决是否愿意接受堕过胎的女生做自己妻子
http://dqrb.dqdaily.com/d/file/p/2014-11-04/de875e6640446ed3b10f58279b90aaff.jpg
给小人儿穿衣服。
http://dqrb.dqdaily.com/d/file/p/2014-11-04/40a20354b9e6c2eb55388a79cf51e606.jpg
青春的约定书。
背景
9月26日,本报《我市未成年人人流情况调查》报道了我市惊现13岁少女做人流等现象,因为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约六成以上未成年人“流”出后遗症。报道刊发后,迅速被凤凰网、东北网、网易等各大网站转载,引起热议。
其实,早在两年前,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报告已经表明:我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愈演愈烈,广西南宁曾发现9岁女孩堕胎的案例。近日,《新京报》相关报道中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曝光的性侵儿童恶性案件192起,平均1.9天一起。学生发生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5岁,初次性行为时未采取避孕措施的约有40%,中国每年人工流产者1300万,未婚青少年占50%以上。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1至2年级小学生要了解“我从哪里来”,3至4年级的孩子应知道身体器官的功能,5至6年级要知道男孩女孩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
青春期性教育到底该如何进行?很多城市都曾探索过,我市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全市仍然存在着青少年对性健康知识匮乏、多数家长对性避而不谈的问题。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青少年性教育应该无师自通,不用特意教。各中小学校虽都按要求开设了生命与健康教育类课程,但并没有专门的性教育课,在教授过程中遇“性”也常“绕道”,在性教育面前表现得力不从心,亟需典型引领。可以说,未成年人性教育正处于学校和家庭两头不搭的状态,青少年获取性知识多数靠“自学”,缺乏系统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第57中学和机关三小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勇敢地向前迈了一大步,开发校本课,将性教育搬上了课堂。
1 裸体小人儿跑到纸上
“老师,你能不能让我们省点儿心呀!”“老师,他们都没穿衣服呢!”
57中《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当成艳老师把一张印有《青春的花儿》字样和男女两个裸体小人儿的工作纸发到初四年级学生手中时,学生们都在猜测:成老师这次上课又想出了什么新点子?
成艳是57中心理健康教师,也是青爱小屋的主人。在学生心中,成艳是老师,更是朋友,有什么困惑,他们都爱找她说。
“是啊,同学们,快点给他们穿上衣服吧!”成艳顺势也调侃地说。
在裸体小人儿的上方,印着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同学们,进入青春期之后,你认为异性之间有没有禁区呢?请用红、黄、蓝3种颜色的笔为身体不同部位涂色。红色区域代表不能向他人暴露,不能被触摸,不能被侵犯;黄色区域代表只接受亲人、好友的触摸;绿色区域代表可以礼节性地接触。
在成艳的引导下,学生们拿出彩笔,根据自己的理解认真地为小人儿“穿”起衣服,涂色的结果五花八门。
“胸部和性别器官处应该是红色的,脸、脚、四肢是黄色的,手是绿色的,看看你们涂对没有?”成艳说。
听成老师这样说,教室气氛一下子又异常活跃起来:“老师,他把全身都涂成绿色了。”“老师,他光把自己涂色了,女的没涂。”。
“为什么不涂?这要是你未来的妻子,你不给她穿衣服呀?”成艳笑着说,教室里也一片笑声。
通过涂色,学生们很自然地接纳了青春期的变化,知道了在交往中尊重异性身体的禁区,也学会了保护自己,如何防止性侵犯。
涂色完毕后,成艳让学生们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未成年人最大的责任是什么?有没有能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另一个是,步入结婚礼堂时,希望身边站着怎样的新郎和新娘,写出自己最看重的3个特点。
有学生写道:“我现在最大的责任是充实自己,多学知识,阳光、健康地长大。我希望未来站在我身边的新郎有成功的事业,懂得担当,懂得珍惜我……”
据了解,在57中,初四年级每周都会上一节《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他年级每半个月上一节,学校通过各种方法把性教育巧妙地融入课堂中。
2 应对早恋签约定书
我现在知道并且相信,在生命中注定会有一份真正的、美好的爱情属于我,为了得到它,我决定等待。
我知道,十四五岁花季的年龄,有个奇怪的东西在向我们招手,但我更需要明白,花季是努力奋斗的季节。
今天,在同学的见证下,我们共同约定:如果我真的喜欢他,那么,就学会等待,用时间来考验这份感情。我相信,在守候的路上,我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好,更自信,足以让他能关注到我。我更加相信,等待的日子是快乐的,因为我正用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学习时间来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这份美好的爱情。
这是57中学生签订的一份《青春约定书》中的内容。
这份约定书内容除了“立约人”和“见证人”,还有一项是“你现在能为自己将来获得一份真情做些什么”。
初二学生小雨在同学芳芳的见证下,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在《约定书》中写道:“我曾为你心动,但我会把这份心动埋在心底,等到我们学有所成那一天……”
成艳告诉记者,这是她设计的题为《花季雨季青春季》青春性心理健康课的内容之一。
在这节课上,成艳给学生们讲了13岁女孩毛毛偷食禁果怀孕做人流的事儿。在明确分析了过早性生活以及做人流对身体的危害后,成艳问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毛毛将来给咱们班男同学做妻子,你们同意吗?”结果班级所有同学都举手表示不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她不自爱,那么随便就和男同学在一起。”
“因为她没有责任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该担当的责任……”
同学们争抢着说出理由。
“这就是我想传递给学生的观点,通过分析理解,多数学生都能领会。”成艳上完每一节《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都会留给学生们不同的思考问题。
3 性教育知识粘上墙
“你知道初潮、遗精是怎么回事儿吗?”“你知道怎样会怀孕,如何才能避孕吗?”
“你知道青春期男孩和女孩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记者在57中初四年级随机问了几名学生以上问题,结果学生们和记者交流得很坦然。
“老师没讲前会不好意思,讲完了都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很正常了。”学生美美说,因为异性间了解得比较多,男女生之间不再互相猜测了,反倒有利于男女生正常交往。
记者看到,在57中班级教室的后墙上,都粘贴着题为《暖桥》的小报,内容分为《男孩在成长》、《女孩在长大》、《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等版块。什么是自慰、如何避免自慰成瘾、来月经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艾滋病、遇到性侵害怎么办等被很多学校、家长“躲之不及”的敏感话题在上面都能找到详细的答案。
在《男孩子成长》版块中,有这样一段话:男孩开始遗精,表明有成熟的精子排出体外。如果精子进入女孩的身体,就有可能使女孩怀孕。显然,此时的男孩完全没有能力承担起使女孩怀孕的后果。因此,青春期少男应该自重,培养责任感,注意与女生交往的分寸。
在回答如何控制性冲动时,这样写道:树立远大志向,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减少对性的专注。未成年人出于本能的性冲动是不安全的,双方都难以承受结果。男孩女孩相处如果出现性冲动,最好立即改换环境,转移注意力,减少单独相处……
“这些问题是从多本书中收集来的,答案也经过反复推敲改编过的,既让学生接受,又回答得准确。”成艳说,这个度她也是几经斟酌。
4 开设性教育校本课
57中为何想到把性教育搬上课堂?成艳又是怎样取得学生信任的?
记者在57中青爱小屋见到成艳时,她最先说的是不会泄露学生找她咨询这件事,也不许记者去课堂拍照,担心因此会拉远和学生的距离。
“有一次因为要上报材料,我在课堂照相,学生很受伤。”成艳说,至今还清楚记得一名男生站起来说:“老师,咱能不能就讲课,别整事儿?”
“我走进他们心里,首先就得充分尊重他们。”成艳说。
成艳,57中心理健康教师,也是市初中心理健康兼职教研员,从事心育工作多年,为了解学生心理做了很多努力。学生需要帮助、宣泄、诉说时,都会到青爱小屋找成艳。在这间小屋,学生可以听音乐、看书、做沙盘游戏,可以把心事写到便签上并粘到墙上。
“有焦虑等情绪的学生,我也会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放松练习。”成艳说,学生对她倾诉的所有秘密,她会绝对保密。但是,即使得到了学生充分信任,在青少年性教育缺失导致性侵恶性事件频发之时,决定把性教育搬到课堂上时,她也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
“性侵事件以前在教授心理健康活动课时,多以学习方法的辅导、情绪的辅导、人际关系的辅导为主,在教学中尽量回避青春期的话题,更不要说是性话题了。”成艳说,在准备青春期性教育课《青春的花朵》时,她不知道直面这样敏感的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反应。上课前,她先给自己做了心理辅导。“我比这些学生的母亲还要大几岁,母亲与孩子说‘性’的话题是正常的,这样想自己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授课状态。”
每次上青春期性教育课,课堂导入环节成艳都采用猜谜游戏,当月经、乳房、青春痘、体毛、荷尔蒙、遗精、卵子、睾丸等词语被学生们猜出来时,学生们被“雷”住了,有孩子红着脸,低着头。
“性教育在学校扎根是需要有土壤的,这土壤就是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决定进行下去的决心。”成艳说,学校领导自始至终都非常支持她开展青春期教育校本课。当课程在全校铺开,学生过了敏感期后,最初羞涩的态度也渐渐被消融,变成坦然接受、面对。
学生渐渐接受后,成艳又去做家长的工作。在全校家长会上,她给家长进行了“陪伴孩子度青春”培训讲座,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家长了解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家长“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给出应对孩子青春期几大问题的应对策略。她还通过e校通、QQ群等方式,和家长保持长期联系,每天都会发送一条“青爱小屋温馨提示”。例如,“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孩子怎能坚持几个小时做功课呢”等。
“我不敢保证所有学生和家长都会接受这种教育,但只要努力,总比不做强。”成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