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谈性伙伴

标签:
转载 |
分类: 性小康专题 |
好久没写字了, 今天决定写一篇轻松点儿的文字与大家分享, 或许这个话题在我是个轻松的话题, 在某些朋友那里, 却是一个严肃的甚至谈不得的话题。不过没关系, 文字本是用来交流的, 想读的朋友欢迎, 想说的朋友留言, 想骂的朋友请便, 想走的朋友不留。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看过英国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看过的相信一定还记得片中这个在咖啡馆里谈论性伙伴的情节, 男女主角面对面坐着, 两人不知怎么聊起来“你总共睡了多少人”这个话题, 女主角Carrie的回答是33个男人。
这里不禁让人发问, 一个人一生该有几个性伙伴才算正常? 中国人恐怕没有就这个问题公开做过调查,
但西方人却为此孜孜不倦地做过无数调查研究和分析, 他们想知道更多有关人类性欲的秘密。调查发现, 数字的多少当然是因人而异, 文化背景,
道德观念, 年龄性别等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对性的态度。许多调查报告表明,
大多数西方人都能够接受自己或者自己的配偶一生里有25到30个性伙伴。这里让我们且不拿道德说事,
单就性福而言,
前些天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
写的是性欲与婚姻的关系。里面讲到一位即将40的女人想在40岁来临之前能与别的男人做爱。这个女人并不想离开她的丈夫,他是一个事业有成,
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好父亲。但是她想寻求的是一种迷失了的感受,
我不是什么性学专家,但我可以这样大胆地猜测,一夫一妻制也许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结果之一, 它为稳固社会结构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我要说的是, 一夫一妻制绝不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性欲的最好选择,因为好色是人类的共性。即便目前你有一个令你非常满意的性生活,但大多数人仍患有这种医学上称 phenylethylamine(简称 PEA)的生理反应, 简单说就是一种热恋效应。对新鲜爱情的渴望, 对不同性伙伴的需求, 这种渴望与需求一旦满足, PEA 就会快速膨胀, 通过血脉迅速传递全身, 整个人变得异常亢奋, 这个效应表现出来的能量不可估量, 可以不吃不睡, 通宵达旦做爱不倦, 彼此对望的眼神熠熠放光。
我们可以在身边随时随地找到一些PEA效应高的人,
最明显的是那些活在公众眼里的明星们,
也许是对 PEA 的渴望, 也许是对死亡的恐惧,
婚姻中不乏出轨之人。但开诚布公向配偶提出出轨要求的人还是不多见的。去年英国杂志《Vogue》采访女作家 Christa Dsouza
时问, 她在自己即将到来的50岁生日里最想老公送她一个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那么,该怎么办?也许有人会说, 既然如此那就永远别结婚。婚姻带来的是平庸的生活, 洗衣,吃饭,做家务和照顾子女,
这一切拧不出一丝热情, 哪里能与如火如荼的自由的性爱相比?
然而生活又不仅仅是整日整夜的床上云雨,
美国影星 Whoopi Goldberg 曾透露她至今为止有过50位性伴侣。流行歌手,法国总统 Nicolas Sarkozy 的妻子
Carla Bruni 自称在婚前也曾有30位性伙伴。有句英文说, Get it out of your system.
如果能将这种欲望在婚前解决也未尝不可, 至少能拥有足够的性经验而不至于婚后还在遐想。对待性的态度, 中国人相对西方人保守,
许多中国男人有着强烈的处女情结, 我认为, 当今时代还幻想女人像古代良家妇女一样从始至终固守一个男人的这个想法不但不现实,
从女人的身心发展来说也不健康。其实不论男女, 人如果一生被迫只能与一个人有性体验的话, 这种行为是残忍而不人道的。
性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享受, 不要把它与责任和义务归为一类。我认为唯一能制约性行为的载体是爱情, 不是婚姻。也许,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性爱, 而不称性婚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