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是起点不是终点
(2009-01-23 14:46:03)
标签:
终点和合起点后夫李扁临邛情感 |
分类: 人到三十古来稀 |
私奔是起点不是终点
李扁
2009-1-23
年末真是忙乱。我的博客快一个月没更新了。昨天接个电话,《中国西部》文化版美女记者小安,希望跟我谈谈私奔。加了QQ,聊了聊。小安说:“这次的选题是以私奔为切口来探讨爱情生态的”。她把聊天记录整理下来,我改了改,成了这么一篇文字。后天就过年了。私奔也罢,淫奔也罢,在我看来,都是好词。私奔、淫奔、小康奔,奔的都是未来,奔的都是希望。有未来,有希望,就一定要奔。
于记者在采访提问里面说到的“现代社会对爱情的束缚已经减小”,李扁反问:“你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太自由了么?”在李扁的观念里面,自由是两个方面的东西,一个外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用自由的智慧。前者是缘,后者才是因。因缘和合才完整,只有缘,没有因,并不完整。“现代中国社会,爱情不太大,束缚不太小”。
“私奔是件好事儿!”李扁保持着他一贯的直言不讳。私奔是一种断然措施,它改变背景,改变外在条件。为的是让因、缘和合。背景限定价值。选择什么样的背景,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这种出走,更像是一种‘品种改良’的办法。”
李扁把婚姻比作一个土豆,总要涉及更多方方面面的社会因素、复杂的规则,父母之命、门当户对、乃至于前妻后夫。“我们平常看到的土豆都不大,而且长得不好看。原因是染了植物病毒。解决之道是什么?就是取发芽的马玲薯,切最尖上的几个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使几个最新的细胞变成新芽,再栽到地里,长出来的马铃薯就脱毒了。”这被切下的“最尖上的几个细胞”之一,就是“私奔”。你不妨称之为“淫奔”。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当年是“淫奔”,换到现代语境当中,真是浪漫得不行。
“要提爱情至上,”李扁说,“矫枉必须过正”。实际的行动除了私奔,在整个观念上需要一次大的改变。明里束缚爱情的东西不多,真正的束缚在于那些传承下来的隐性的婚恋潜规则和人们所深谙的婚姻价值体系。这些对于爱情来说是个杀手。“人一生中总归是要体验一次爱情的。很多人结了婚生了孩子,有了家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体验到那种纯粹的爱情。这是遗憾的。没有爱情作为基础的婚姻终将走向解体,或者有名无实。”
“爱情不是便宜货,需要奋斗才能得到。”李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爱情的权重很小,爱情的信念得不到有力支撑。我们只有这么几个典故:孟姜女哭长城,孔雀东南飞,唐伯虎点秋香,陈世美秦香莲,梁山伯祝英台,当然还有天仙配,牛郎织女。
现实当中,爱情需要两个独立:人格独立,经济独立。这两个独立,不那么容易实现。七仙女的仙身也并不自由。中国人的人格当中,缺少爱情这一格。我们讲忠孝比较多,讲爱情相当少。正因为如此,私奔才成为一种选择。无奈的很。
爱情是什么?李扁说,“爱情是一束光波。爱情是当下,爱情是有。”“爱情既像上帝,又像高潮。不亲证,则难画难描。又像是经络,虽然千百年来一直被用来扎针灸,西医解剖从来没有找到过。”爱情就是那样一种东西,是一门体验与亲证的学问。爱情不是“知”的问题,而是“行”的问题,最后才是“证”。绝大多数人神往、意淫、膜拜爱情,却并不去践行,也不敢相信真有这么一回事。私奔当然令人兴奋,但对于爱情而言,私奔是起点,并不是终点。
谚语说,幸福要靠自己去寻找。“人的潜能,及社会条件,并不是自由及幸福的完全保障。保障在哪里?在每个人的觉悟。这个觉悟,更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而不是现在通常所讲的政治觉悟。”觉悟是一个过程。证得了,才恍然大悟。每个人最爱的是自己,爱情是双修,它是通往真理、通往自我的路。这个自我,远非一成不变。人世间,最大的变数就是自我。现在的自我,是蒙尘的自我。觉悟的我,才是清净究竟的我。
如果你选择私奔这条路,那么祝贺你,你也许已经上路了。
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