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扁
李扁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34
  • 关注人气:17,1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人都在做,个个都不说

(2008-08-19 15:34:12)
标签:

宗教

佛教

密宗

道教

南宗

文化

不禁欲的人能不能学佛?

 

学佛并非为了禁欲。禁欲也并非学佛的第一步。又而且,也并非唯有禁欲才能学佛。对这个事情,南怀瑾先生讲的好。他讲,对于男女性欲的事情,所有的宗教,都是回避。对于性这个事,人人都在做,个个都不说。他说呢,这个不是他讲的,是清朝大才子金圣叹讲的。在我看来,南怀瑾讲的也好,金圣叹讲的也好,都不错,权威性都挺好。

 

南怀瑾先生讲了一个更好的意思:各家宗教对于性都采取回避和压制的态度,它们不能免俗,虽然不是人人都在做,却做到了个个都不说(原话不是这样,这个话是我讲的);唯有道教的南宗、佛教的密宗,做到了正视和面对。但是他们逐渐都弄成很神秘的样子了,对外不公开,搞成一个封闭的圈子。这样,离老百姓的生活也就远了些。圣人的归圣人,凡夫的归凡夫。依李扁看,这样也好也不好。说明道教南宗也好,佛教密宗也好,都不是究竟的办法,和世俗世界沟通不畅,说明技术不到位,手段效率低。

 

我看除了道教南宗和佛教密宗,现代文明当然更能正视性。欧洲和北美,性文明应该说是很昌明了。这是文艺复兴和理性启蒙运动的结果。这个先不说。本文想说的是,怎么样把传统中国文化当中的佛教,和当代生活接续起来。这里头有个核心问题,就是欲的问题。特别是性欲的问题。

 

性的问题,是佛教这个传统文化能不能和现代人的生活发生交叉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啊。为什么?一个是佛教能不能传播开?这是从佛教本位讲的。其次,现代人如何安放灵魂?这是站在当今的一个个具体人的角度上讲的。佛教本来是个好的选择,但是还没进门,还没有结缘,他就被告知要禁欲,他吓坏了,不来了。因此无数的灵魂无处安放,无数的孤魂野鬼,四处游荡。不但他自己痛苦,更是在不断制造新的痛苦。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一直希望把性学和佛学结合起来。李扁认为,佛法是天下公器,禁欲的人学得,不禁欲的人同样学得。

 

先禁欲再学佛,讲的是程序依赖。但是八万四千法门,讲的原是程序的非唯一性。不同的人,不同的程序。再者,禁欲不必要蛮禁。蛮禁是一个办法,当下舍弃也是一个办法,但是对某些人,这个变量太大,这个陡坡看下去是百丈悬崖,不能看,一看头晕。那么,对这些人,你给他一个很缓的坡子下。有一些人,学佛是为了求健康的。对他来讲,学佛也是好事啊,总归比骂人好嘛。基督教里讲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好,业也好,是绝对的,必然的,一定的;忏悔,改过迁善,下次还犯不犯?我看一定还会再犯。彻底悔改,不那么容易。但是,犯的频次可能减少一点。这是纵容犯罪吗?也不见得。否则基督教早该废除忏悔制度。

 

从佛教的原教旨主义,到我这样的任意曲解,我以为,都是佛教入门的好办法。入门是可以从曲解开始的,也可以止于曲解。当然最好是能够逐步修正自己的错误看法,直至了解、亲证佛法。

 

早间悟及此,可谓意解心开。

 

2008-8-01记;

2008-8-19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