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区心理援助:乱可乱,非常乱

(2008-05-26 00:51:25)
标签:

文化

灾区心理援助:乱可乱,非常乱

 

李扁

2008-5-25

 

与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不同,这次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救援,或者说心理干预,大行其道。全国人民,所有媒体,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都想起来:心理干预。不说别人,就连我,跟这个专业八杆子打不着的,也主张弄个全称是儿童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公益行动。简称1+1心联行动。再简称一步,就成了1+1了。

 

大家都搞心理援助,有能耐的,是能够组队,能够拿出钱来,能够到当地去。结果一不小心去乱了。我举三个例子说明,确实是乱了。525日的京华时报说:“有超过501000多人的心理救援队伍盲目赶往灾区,但是大部分缺乏基本的灾后心理干预和救援的培训,反而给当地的救援工作带来额外的负担。而且每个援助队之间的工作没有延续性和系统性。专家呼吁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要光凭热情去灾区。”

 

第二个例子,也是525号的,同样是京华时报的新闻,也在各大网站转载:四川恳请志愿者择机再来。说的是四川有关部门呼吁,由于目前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繁重,受灾群众需平复心绪,恳请志愿者另择时机前来。恳请说的是客气,后面的规定可就不是那么客气了。新闻说:“四川省教育厅已发出通知,要求到灾区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的个人和单位志愿者必须在当地教育局统筹协调下开展工作。”有业内人士担心,恐怕将来到某个县市去做心理援助的志愿者,要是过不了“有关部门”这道关,恐怕是做不成这个志愿者了。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从那么多校舍在地震中倒塌,唯独汉龙小学等完好无损、师生无一伤亡的对比中能看出来,至少在震前的校舍建筑质量上、监理工作当中,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打了折扣,关没把严。

 

第三个例子,我自己打的电话,给绵阳一位朋友。了解到的情况是,香港浸会大学,北师大,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以及若干心理干预志愿者团队,到绵阳当地的中小学做了好多遍心理干预,把孩子们都做傻了,麻木了。而那些亟需心理干预的警察、公务员、集中在五一广场、青年广场的灾民,那些成人,倒是没有人去给做援助。

 

以上三个例子,使我相信:确实是乱了。套用一句古话,叫做乱可乱,非常乱。

 

然而,从客观需求来讲,乱是乱了一点,但是需要量是相当大的:据说汶川地震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涉及6个市州、88个县市区、1204个乡镇、2792万人。有500万人无家可归,可能造成5萬人致殘,數千傷者截肢求生。

 

怎么办?信息社会,再不能打乱仗。供需双方是该透明。而心理专业团队,志愿者团队,如果都是自己拿钱去,单独去,去之前没有协调,事情确实会乱套。乱套的结果,是政府管制。政府给你通行证,你就可以去;不给你通行证,你就去不了。这个结果的危险性在哪里?就是谁能保证那些需要心理援助的,确实能够得到帮助?谁向各区县政府问责?

 

附:中华慈善总会等首倡透明、长效的心理援助公益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