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杂谈 |
分类: 性小康专题 |
青艾工程,是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的简称。于2006年12月启动。启动的时候,得到了王效道教授、史成礼教授、曹兴午教授、朱琪教授、邓明昱老师、林燕卿教授、李银河老师、马晓年教授、彭晓辉教授、张玫玫教授、彭涛副教授、林艺先生、丁力女士等老中青三代性学家的代表、海内外华人性学家中的翘楚们的支持和参与。
图一
青艾工程的基本思路,可以用青艾小屋的这一个牌子来体现。这个牌子,体现的是联络人的思想。这个牌子,是捐赠的。
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看。左上角第一行是编号,000001号,倒过来就是10万。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的必须进行艾滋病防治教育的学校,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总数是九万六千所,在校学生是一亿两千七百万,不到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我们希望能挂一万个牌子。
左上角第二行是捐赠人。第一间青艾小屋是青艾工程形象大使白岩松捐的。他捐了两万块钱。谁捐的刻谁的名字。每个学校都有有钱的校友。校友要是打破头抢着捐最好,没有人捐,我们找别人捐。
中间上方是青艾工程的LOGO,青加艾,组成责任的责字。
中间“青艾小屋”四个字是青艾工程总顾问许嘉璐先生写的。他在教育系统当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
中间下方: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中慈提供的是募款的资质,还有四级财务审计制度。中国教育学会在教育系统内部有行政资源,十八位副会长,其中有的是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教育厅长副厅长。办公室是干具体活儿的。
第一块牌子,是辽宁省抚顺市教育局主持挂的。挂在他们的一个省重点高中。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卫生局、各区县教育局、大中小学校长一起参加挂牌仪式。市教育局以这间小屋为基地,就可以自己组织师资培训,拟定地方政策,自己找钱深化、细化、制度化。人家自己有志向,我们起协助作用。
像这样的地级市,全国一共333个。每个地级市有多少学校呢?抚顺市有1700多,而安庆有3200多。如果一个市一个市地覆盖,一万所其实要不了多少家地级市。当然,我们主要是做小学以上的学校,这个1700所,3200所,是包括了小学的。
我参与这个工作,相当于是志愿者。做了一年多两年,有一点感慨。什么感慨呢?这个事情很难搞。怪不得我们启动仪式的时候请潘绥铭先生去参加,他一听有那么多当官的就不去了。潘先生有历史经验。我毕竟还是幼稚,路子没有选对。
潘先生的路子选得对。潘先生到小姐当中去蹬点三个月,这个非常好。潘先生的学生,方刚博士,到男性性工作者当中蹬点两个月,这太好了。这个选题太高明了。而我就是一个糊涂虫,选题没搞对,田野没选对,很难受。选题选对了,那才叫高明。高山仰止,不服不行。
不管是小姐也好,还是男公关也好,这个田野,相对来说,这都是很单纯的田野。那么青艾工程呢,这个田野就复杂得多了。我们不是去跟性工作者打交道,我们要去跟党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团工作者,政府公务员,商人,慈善家去打交道。这个复杂,这个难,这个不可掌控,多因素。骑虎容易下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