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佛教如何看同性恋

(2007-09-21 11:37:46)
标签:

学习公社

本贴转自以下博客: 
 
佛光山满亚法师答弟子问--佛教如何看同性恋
A) 从宗教角度看同性恋(佛教)
 
1)问:欧阳文风撰写了数本有关基督教与同性恋的着作。他宣出柜首次以美国大都会社区教会牧师的名义,在国内举行了多场挑战宗教禁忌的讲座,更引起传统基督教会的极大反弹。欧阳文风说“许多宗教都反对同性恋,不等於所有的宗教都反对同性恋,有不少宗教组织是支持同性恋的,可惜却因此被主流者标为异端。”
 
请问师傅,佛教对於同性恋者持有什麽立场
 
 


宗教关心人世间的事。宗教希望世间越来越净化与文明,人类越来越健康及有智慧。宗教是在开发人类的本能。现在不能,未来人人都能。人可一时犯罪,但他不是永远的罪人。所有宗教都在帮人类达到“人是万物之灵”的目标,但人却为物所役。
 
宗教是为了人类的大远景、人类的大需要及文明发展而存在的教育。宗教不可能只是为了某群特殊的人而存在。
 
所有宗教包括佛教都不会赞成同性恋情,但宗教不赞成并不代表同性恋情便会在人世间消失。宗教、教理、道德或法律都是为了净化生命的品质而制定,但并不表示人人都能如法遵守。
 
於佛教而言,同性恋或异性恋都是不健康的恋情,因为只要是‘恋’就不对了。情本来清净,但人们“执情”就不再“有情”。很多人与伴侣成双成对後便冷漠对待身边的人及不理会家人。很多同志也步入异性恋的问题如爱恨情仇、争风吃醋,同志也掉入类似异性恋者的情感黑洞。当同志没问题,但问题在於同志把另一半当成性伴侣。
 
在宗教上,异性恋情也需守很多戒。男女伴侣须在身心健康、心智成熟的基础上,才会有健康的性行为。同性的性行为有者是上瘾的性行为或衝動需要。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酒和色不是问题,问题在於人无法达到一个不受酒色迷惑的境界。百花丛裡過、片叶不沾身。你喝酒但不醉,你以健康身心享受性但不被性迷惑。人们应将恋情升华,不要把情变成一种执着、占有、控制对方的方式。
 
 
 
2)有学者将《梵网经》卷二经文作为佛教反对同性恋者的经文依据。
请问师傅,有关经文是否能诠释为佛教反对同性恋行为的经文参考
 


古经协助人们避免自己的行为缺失。佛不只教导人们不可同性恋,其实佛也教导人们在异性恋不要落入嫉妒、控制、执情、爱恋等问题。宗教都不鼓励同性恋,但需知同性恋是必然发生的现象,因身体不代表性别。你可有男性的身体,但你不一定会有男性的性情。
 
宗教鼓励人们须有社会共识,伴侣的责任就是要把爱传下去。毕竟儿女需要完整的家庭成长背景,儿女需学习男女双方的特殊资质并以此来培养下一代。不能生养的同性恋者就不能将这宝藏传承下去。
 

3)一些宗教研究者认为,佛教对待同性恋问题是比较开放和宽容,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有很大不同。
 

佛教并没只对同性恋的问题宽容,应该说佛教对所有的现象都保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
 
所有现象都是结果,它的原因也已不能改变。您应接受它的结果,而去创造一个不是同样结果的“因”,那麽你才能改变结果。
 
佛教所关注的是因,不是果。同性恋是一个果,佛教能谅解人们已无法改变这果了,但佛教可把握及改变另一个因,以让未来的果不会和现在这结局一样。
 
佛教对於“人类拥有改变的力量”的现象给予肯定。人是可创造命运的。今天他是同性恋者,但明天他可以是个异性恋者。我们关注他那股愿意改变的力量及那颗可改变命运的心。
 
 
 

4)同性恋者一般都认为,世上大多宗教都以邪恶之名丑化同性恋者、宗教迫害同性恋者及社会歧视他们。
 
请问师傅,佛教是如何看待上述同性恋者的观点
 
 

不是社会歧视或宗教迫害同性恋者,而是同性恋者自己内心的不安。大多同性恋者没有自信,他所接受的社会教育也清楚指出同性恋是不对的行为。
 
当同志觉得社会歧视他时,那是他对自己的自我否定,不是宗教迫害他、也不是社会歧视他。同性恋者需要被肯定。一个需要被肯定的人,他的心很虚。当宗教站出来说同性行为不可时,他会很不安。他无法让自己成为非同性恋者但他又需要别人同意他的行为,所以才会产生“宗教迫害、社会歧视”同志的论调。这是他自己心虚而产生的想象。
 
宗教或法律没法肯定每个人,而只能设立目标。但目标是循席渐进的,每个人所能达到的程度也不同。被肯定的标准可能只有一个。当你只能做到独善其身,而不是兼善天下时,那你是不被某个道德规所肯定的。宗教不赞同同性恋,但宗教可以谅解你不是异性恋者因每个人都会根据本身需要去做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