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2006-11-15 21:45:50)
分类: 学术研究思路和方法
1.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呼唤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思想,与时俱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评估和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等方面,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教材是一种静止的东西,它全在教师的驾驭,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不断充电,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另外,要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角色的灵活转换,而不是一味地充当领导者的角色。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或是指挥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居高临下的统筹实际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课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以及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不仅要在活动设计方面保证学生有机会进行比较具体的体验,而且任务目标要明确,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要经常给予明确的语言提示,让他们在概念上比较清楚自己需要掌握的技能及要求达到的程度。同时,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辅助者。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从旁点拨,以解学生之惑。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旁观者,教师不必是保姆式的,应该给学生留出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自我摸索、互相探讨,从而找出他们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新理念、使用新教材中有更多的主动权。

2.合理取舍,科学组合,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教材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途径或媒介。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人对这一观点的认识是:教师应当学会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处理好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只会使教师和学生都沦为教材的奴隶。而我们要实现的是要成为教材的主人,让它们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元素,教师应该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教材进行重组,然后呈现给学生,也就是进的去,出得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采用删减、增加、替换、扩展和调整等方法,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3.教学中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标。我认为有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很管用,如复习环节的设置、词汇的复现、句子的翻译、语法的归纳、课文的复述以及听写等。这些方法容易操作,比起肤浅的对话、冷落的讨论、停留在底层次的“任务型”教学效果更佳。人教社教材主编刘道义说过:“新课标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但我们的英语教学法必须在继承中探索发展,传统教学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下来,丢掉了是很可惜的”。
(2)知识与能力。能力不是凭空获得的,它首先基于语言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既要防止过分强调词句分析、实行知识灌输的满堂灌,同时又要防止将基础知识弃而远之、束之高阁的倾向。有些教师惟恐踏入“传统”、“过时”、 “陈旧”的雷区,不敢问津语言知识,这其实也有悖于新教材编写的初衷。
(3)常规手段与辅助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日渐受到关注,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当前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教材中的新思想、新模式,频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过分高频地、不切实际地使用CAI往往束缚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使之变成僵死的课件演示。因此,我们要对CAI重新认识,决不可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线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具体实施者,应该尽快转变教学观、教材观,了解学生,悟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科学整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