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学术研究思路和方法 |
如何设计口语课堂 (二)
上期我们谈到教师在口语讨论课上须掌握的几点技巧,即:
l目标明确:一堂以交流、讨论为主的口语课
l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解释原因
l发掘故事,避免只围绕一个论点
l提供程式化的语言来推进对话
本期继续探讨,教师如何掌控口语讨论课的具体操作过程。
l谈论敏感话题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如果是敏感话题,教师可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自己“隐藏”在角色中,给学生以安全感,便于他们放心大胆地去谈论。教师可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角色卡片,但不需要硬性分派给学生。此外,也可以准备好一些观点和想法,供学生直接选择。例如:谈论“奥运会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问题。
学生A:(扮演)一位有潜力参加奥林匹克的运动员
学生 B:国家田径队教练
观点:同意使用兴奋剂,认为很安全,并建议学生A和其他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l逐渐让全班学生参加到讨论中
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讨论模式,即让先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过渡到四人一组、八人一组……最后全班集体讨论。具体做法是,让每组学生讨论同一个话题,然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或是大多数小组达成一致意见。另外一种做法是,教师准备与话题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让每组进行回答。
l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对一些有趣的热点话题,学生常常会讨论得热烈而持久。但是,由于自身词汇量和表达方式有限,学生也往往会遭受较大的挫折感。因此,教师不妨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预热时间,让他们事先整理好思路。比如,事先安排5分钟时间,让学生整理思路,并将想表达的要点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查字典,准备自己需要的词汇和短语。此时,教师可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或是在适当的时候帮学生搜集和整理他们的观点。
l教师的观点
当学生讨论热烈,而又争执不下之时,他们往往会让教师认同并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局面常让教师犯难。碰到此类事情时,教师不宜直接提供“标准答案”,或是干脆避免讨论那些必须由教师来决定观点的话题。
l保证秩序
在展开讨论之前,教师应先告知学生相关的活动规则,避免学生由于讨论过于热烈、情绪激动而出现人身攻击等突发事件。这些“规矩”可参考:
ü每次只允许一个人发言
ü发言之前一定须得到允许
ü提到某位同学时,要称呼他/她的名字,如 Marta
说……(Marta said…),而不是“她/他说……(She/ He said…)”
ü如果不理解别人的发言,可以请其进行解释
ü不要代表大家发言,表达个人观点即可。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应多用“我”(I),少用“我们”(we)
ü避免夸大事实,避免经常使用“人人都知道……(Everyone
knows that…)
ü全程用英语交谈,除非在必要时教师允许使用母语
上期我们谈到教师在口语讨论课上须掌握的几点技巧,即:
l
l
l
l
本期继续探讨,教师如何掌控口语讨论课的具体操作过程。
l
如果是敏感话题,教师可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自己“隐藏”在角色中,给学生以安全感,便于他们放心大胆地去谈论。教师可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角色卡片,但不需要硬性分派给学生。此外,也可以准备好一些观点和想法,供学生直接选择。例如:谈论“奥运会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问题。
学生A:(扮演)一位有潜力参加奥林匹克的运动员
学生 B:国家田径队教练
观点:同意使用兴奋剂,认为很安全,并建议学生A和其他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l
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讨论模式,即让先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过渡到四人一组、八人一组……最后全班集体讨论。具体做法是,让每组学生讨论同一个话题,然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或是大多数小组达成一致意见。另外一种做法是,教师准备与话题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让每组进行回答。
l
对一些有趣的热点话题,学生常常会讨论得热烈而持久。但是,由于自身词汇量和表达方式有限,学生也往往会遭受较大的挫折感。因此,教师不妨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预热时间,让他们事先整理好思路。比如,事先安排5分钟时间,让学生整理思路,并将想表达的要点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查字典,准备自己需要的词汇和短语。此时,教师可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或是在适当的时候帮学生搜集和整理他们的观点。
l
当学生讨论热烈,而又争执不下之时,他们往往会让教师认同并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局面常让教师犯难。碰到此类事情时,教师不宜直接提供“标准答案”,或是干脆避免讨论那些必须由教师来决定观点的话题。
l
在展开讨论之前,教师应先告知学生相关的活动规则,避免学生由于讨论过于热烈、情绪激动而出现人身攻击等突发事件。这些“规矩”可参考:
ü
ü
ü
ü
ü
ü
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