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Mann与偏Jane:英语学习问答录(十一)

标签:
2013年11期教育 |
傲Mann与偏Jane:英语学习问答录(十一)
(选自《英语世界》2013年第11期)
文/文冤阁大学士
Mann说得越来越伤感,简直欲哭无泪。Jane想,他一定受过不小的委屈,不如宣泄出来,憋在心里要出毛病的,现在好多人得抑郁症呢,便劝道:“反正时间还不算太晚,不如你说说,怎么就死循环了呢?”
“说来话长,虽然和英语学习没啥关系,但讲讲也好,因为好多人学英语,都是想做翻译,有的还想做文学、社科的翻译,可是这一行,实在是太凶险了——对了,你哪天中国银行待不下去了,也千万别丧心病狂到要做这种翻译呀!”Mann望着吃惊到瞪大眼睛的Jane,继续说道,“本世纪初,我还在读书,那时就有个老师,介绍我翻译一本关于巴黎的书。我从来没译过书啊,激动啊,想想自己的名字就要印在封面上了,多大的荣誉呀!二话没说,应承下来。”
“那不是挺好嘛!那你就译呗。”
“哪知译了几页,才发现,好麻烦啊,历史、地理要查考的东西太多。我还算知道点儿法国、欧洲的,但怎么可能详细到一街一衢呢?幸亏那时有个叫Google的网站,咱这儿还能用,帮了大忙,另外有个Answsers.com,是许多词典、百科全书的综合版,也是离不开的。就这样,日日夜夜,每天中午起,做到凌晨睡,最多能译出15000汉字左右,平均也有八九千。”Mann脸上露出一副“遥想公瑾当年”的神情。
Jane已经在那儿给他算上了:“千字50块总有吧,15000字,那就是750块呀!快来帮衬我行的理财产品呀!”
“少打岔!你当这钱是好赚的吗?还有20%的税呢!这么译,一部就要了我半条命。而且,稿子的质量也不好保证,毕竟就是这么往前冲刺,不会回顾早先的内容。我就寄希望于编辑啊,可编辑大姐也真搞笑,不经我同意,就改了好多。”
“有人给你擦屁股,还不好?”
“好是好,可惜她不怎么懂洋文呐!改得还很得意。拿到印出的成品书,我发现有些还给她改错了。所幸,后来我遇到的,都是‘二传手’型的编辑了。”
“啊?你打排球啊?”
“非也,非也,”Mann解释道,“这是我给他们起的绰号。他们会催啊催,天天催你稿子,直到收到你的电子邮件,然后看都不看,就扔到一边,搁上三年两载,等你快忘记自己还翻译过一本书时,他把Word文件往排版公司一送,万事大吉。所谓‘文责自负’,书好有他一份功劳,译烂便是我担全责。当然,为了显示他们也辛苦参与过工作,他们会大刀阔斧改掉你译的书名,美其名曰:‘出于对市场的考虑。’”
“那说不定人家是懂市场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这样的编辑,现在是主流。也不怪他们,要怪就怪市场,喜欢短平快,出书多,傅怒庵那样一天翻译千把字的,都不用上吊,早饿死了——上帝保佑他和他的译文,后者我实在喜欢不起来。”
Jane安慰Mann:“停止毒舌!其实,情况也不一定那么糟糕啦,总是还有好编辑的咯。你说你一天翻译15000字,就让我想起李继宏与路金波。你就缺一个慧眼识英雄的路金波,否则你就成李继宏第二啦!那多了不起啊!”
“呵呵,是了不起!”Mann一声冷笑,“先说千字50块的价格过高,文学翻译应该更便宜,再说自己的作品不知道比老先生们高到哪里去了,这种喜大普奔的土豪式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哪里轮得到我这号人艰不拆的菜鸟?我要的只是一个副业,他却注定是一个传奇。”
“好啦,好啦,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了,”Jane一转话锋,“槽也吐够了,那是不是说咱喜欢文学翻译的人,都得断了做文学翻译的念想呢?”
“哎,话不能这么说啊,亲。不给出版社卖贱命,可兴趣千万不能丧失!这世界已经够无聊的了,除了聚众淫乱,也只有文学翻译才能撩拨我的心弦……”Mann话都没说完,Jane已笑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