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伤

(2016-09-24 21:07:20)
标签: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

分类: 文艺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伤

 

尽管《决战江桥》绝够不上抗战神剧,李幼斌等一众老戏骨在剧中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但这部以真人真事为背景的连续剧,依然还是有一些不得不说的硬伤。

 

一是抻面注水,犯了当下连续剧的通病。历史上,从马占山19311020人任黑省代主席,到114江桥抗战爆发,只有两周时间;此战1119结束,也只打了半个月。而这部47集的连续剧用40集以上篇幅展现着不到1个月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且其中过半时间都是战斗打响之前的铺垫,所以就一次次地重复暗杀、训练新兵、视察阵地、物资准备、外交交锋、面对记者等等情节,使人感到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那许多许多的事件是不可能在两周内依次发生完的。而剧中人物孙大江、孙大海、郑良臣、魏狗子、学栋、海兰、双喜等等,几乎每个人战死时都以慢镜头加回忆画面处理,似乎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二是时空错位,环境与时间对不上。1011月的黑省,已是深秋到初冬时节,天气已经很冷。但剧中大部分时间内,除个别军官披着一个斗篷外,剧中的大部分军人或非军人,似乎都只是一件内衣、一件外衣的初秋装扮。最后几集,有日军穿上了大衣,有我军戴上了一顶棉帽,但从山边的树到地上的草,还都是一片绿色,没有任何变黄的迹象,拍摄时间与剧中时间的不一致显而易见。

 

三是史实有误,有些情节、人物设置落入俗套。如史料记载,马占山之母刘氏因病去世,但剧中情节确是马母被投靠日军的土匪靠山王所抓,跳崖自尽,看似大义凛然,却授给主和派马占山与日军有私仇的口实。虽然日伪军主官、领馆人员都有真名实姓、难以虚构,但与神剧相似的是,潜伏的日特杀手确有菊子、和子、樱子等一大波美女,单枪匹马在轮船上、火车上行刺的也都是美女杀手。

 

江桥抗战虽然战果显著,但毕竟也是以我军退败、日军进占黑省省会而结束。但剧中呈现的战斗中,倒下的日军确比我军多出了不知多少倍。多场肉搏战中,倒下的基本都是日军。马占山和多门三郎率领的骑兵较量,瞬间日军全部落马,我军无一伤亡。无怪乎在剧中看江桥抗战,总有占尽优势的拳击手被裁判宣布失败那样的感受。只是史实并非如此。

 

            (载于2016922《北京广播电视报》)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伤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伤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伤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伤

《决战江桥》的一些硬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