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十二”能否延续“双十一”的奇迹?

(2014-12-10 11:41:45)
标签:

双十一

双十二

分类: 经济

                “双十二”会是“双十一”的再现吗?

 

在前不久的“双十一”再次创造了市场奇迹之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络商家又紧盯即将到来的“双十二”,期待着奇迹的延续或再现。淘宝网将推出号称本年度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名为“全民疯抢”,折扣空前,商品数量之多实属罕见,包括女装、男装、母婴、居家、数码家电、化妆品、户外、汽车、美食、房产等诸多大类。支付宝也开展了“充100 100的活动。其他诸多商家也打出了各种各样的广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但客观冷静来看,除非商家“吐血”,推出比上一次更加优惠得多的活动,否则,“双十二”不太可能成为“双十一”的翻版。

 

首先,“双十一”毕竟是一个已经约定俗成的节日。无论是否真正意义上的光棍,在这一天的消费都是有很大娱乐成分在里面的,即使很多人只是为了凑热闹。


而更为重要的是,国人的整体消费水平依然是有限的,而有限的消费水平是受有限的收入水平所限的。2013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按中位数看,则只有79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按中位数看,也只有24200元。年末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46.1万亿元,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折合成人均的水平,也只有3.4万元。显然,无论是一年的人均收入,还是年末的人均存款,也就是在一二线城市买一两个平米房子,或是住上一两次三级甲等医院的水平。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收入水平有限、收入预期不定、消费支出分流的情况下,“双十一”也好,“双十二”也罢,都不过是消费行为的一次集中实现而已。

 

“双十一”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据《互联网思维》一书披露,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在1111的交易额,2009年是0.5亿元; 2010年是9.36亿元;2011年是33.6亿元;2012年是191亿元;2013年是350.19亿元。而据诸多媒体报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双十一”,其总交易额达到571亿元。虽然仍然创造了新高,但增速确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翻几番了。而今年以来,网上零售额增速多在50%以上,但同时社会商品零售额总体增速确只有10%多一点儿的水平。表明网上销售的火爆,不过是居民消费行为的调整与变化而已。之所以选择网购,消费者更多还是看中其由于成本降低所带来的价格优势。但消费者的消费潜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双十一”的价格优惠成为常态,消费者在这一天的消费行为也不可能成为常态。

 

近日,央行为“保增长”,非对称性地调低了存贷款利率。此后十几天内,国内股市在历经多年“熊途漫漫”之后,呈现井喷式高涨,以致有经济学家疾呼“防止疯牛伤人”。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当居民的存款贬值之后,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去消费,而是如何想办法,让手中的钱不贬值还能升值。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尚难以让每个人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对多数人而言,即使银行负利率,他们也是不敢把手中的钱都拿去抢购和狂欢的。

 

作为商家,想方设法促销当然无可厚非。而作为宏观调控部门,不能只想着如何让百姓从自己兜里掏钱,而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放心消费。靠金融手段的作用有限,力撑楼市只能使泡沫更大,根本措施还是要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坐实增长的基础;并调整分配结构,有效改善民生,提高社保覆盖面和水平。这样,消费者才能把“双十一”、“双十二”等等,都当做一个节日去消费。

 

                (载于2014年12月9日《中国信息报》)

“双十二”能否延续“双十一”的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