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率创新低,不妨改摇号为排队

标签:
北京购车摇号中签率 |
分类: 社会 |
据《新京报》 8月26日报道,尽管由于今年1月的2326个“弃号”加入,使北京市本月产生的购车中签编码达到19926个,但由于本月购车摇号个人申请人数首超100万,因此中签率降至1:52.83,又创下了新低。随着中签率越来越低,也催生了一些乱象,如“租车牌”、“以租代售”等。有专家和主管部门认为,目前的申请人数根本就不合理,当务之急还是“洗盘”。
笔者平时乘公交上下班,没有学车,更无意购车。但是,看到这条消息,我感到目前的摇号办法确有不公平不科学之处。之所以摇号,或许是为了使不同时期需要购车的人,都有均等的购车机会。但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对早排队的人更是不公。因为,按照概率原理,即使万分之一的机会,有的人也可能刚排上就中签;而不要说1:50的中签率,就是1:30、1:20、甚至是1:10,有些人也会一辈子都排不上。而购车是一种有实际需求的商品购买行为,与中彩票不同,不应该靠撞大运实现。无怪乎屡摇不中,就加剧了焦虑心理,使一些人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
我赞同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提倡公交出行,并借鉴新加坡、上海等城市限车的经验。但具体的做法应该公平与科学。而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排队即可。即使按照目前的人数和放号数,排上三年,总可以轮上。如果有人放弃,后面的人接着顶上,不能转让。这样,或许排队的人还会减少,而所有人都有排上的一天。既有先来后到,又使每个人都能看得见亮儿,比所有人都看不见亮儿、部分人永远不可能摇上的办法,要公平、科学得多。在此基础上,随着公交和地铁线路的发展与优化,交通拥堵会适度缓解,刚性购车需求也会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