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0条胡同如何“整体保护”

(2012-07-14 20:22:31)
标签:

北京胡同

600多条

整体保护

胡同展

首都博物馆

分类: 社会

                    600条胡同如何“整体保护”

 

《北京青年报》7月8日以《600余胡同将整体保护》为题报道,由市文物局和市档案局联合举办的“北京胡同四合院”展览,正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展览中的档案显示,1919年北京有2480条胡同,而如今仅余600多条。“北京胡同四合院必须整体保护,一条胡同也不能动了。”不过,报道并没有提及如何实施整体保护。

 

众所周知,首都北京是五朝古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纵横交错的胡同,则是北京的一个城市符号,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在百年不到的时间内,北京的胡同消失了四分之三,只剩下四分之一,确实到了一条也不能再动的时候了。

 

但长期以来,保护古都风貌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矛盾也一直很突出。彻底改造,城市象征就彻底消失;不动不改,很多胡同内环境太差,居民生活条件又得不到改善。而现存的胡同,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如南锣鼓巷一带的传统胡同区,有很多有名的院落,甚至是文物保护重地,条件也相对较好;二是如前门、大栅栏一带,多是危旧平房,鳞次栉比,牵一发动全身。即使在第一类地区内,也夹杂着许多条件较差的大杂院。保护与改善,两类地区似乎都很难两全其美。

 

但是,保护现存的胡同与改善胡同区居民生活,又确实同等重要,确实必须两者兼顾。我的一个同事住在原崇文区,他所在胡同的保护与自家平房的改造,或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概括起来就是调动两个积极性,提出三个选项,实现修旧如旧。两个积极性,就是政府与个人分别负担。三个选项,一是在接受政府资金援助的同时,自己也拿出一些资金,维修现住房,而且可以分出不同的标准等级;二是接受一笔符合行情的拆迁补偿款,到其它地方买房,此地留给其他愿意购买的住户,再进行同样的改造,且留在此地的居民有优先选择权;三是维持现状。由于愿意维持现状的住户只是少数,且多数会在看到甜头后改变初衷,所以改造过程中虽有钉子户,但也基本能在整体上对胡同及院落起到保护作用。修旧如旧,不是在修完后还显得破破烂烂,而是基本保留了传统的风格与风貌,但又改善了基本的环境与生活条件。

 

我以为,如果根据现有的财政规模,按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做一个规划,把现有的600多条胡同纳入改造与保护计划,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既保护好胡同与院落,又使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根本的改善。关键是,现在下决心,马上就去做。

 

                             (载于201279《新京报》)

600条胡同如何“整体保护”

600条胡同如何“整体保护”

600条胡同如何“整体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