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儿,真是名副其实的“短信日”
(2012-01-23 21:29:03)
标签:
大年三十发短信 |
分类: 生活 |
也许因为春节长假的第一天放在了大年三十儿,所以拜年的短信也提前到来了。虽然前几天陆续有些“提钱(前)”的祝福,但真正的短信冲击波还是从除夕到来的那一刻开始。零点刚过,便有遥远的问候飘然而至。清晨起床后,看着外面天色尚暗,便先洗漱用餐,等窗外泛白,立刻逐一回复后半夜穿越大气层来到的问候。
从上午到下午、直到傍晚,数以百计的短信从全球的各个位置飘飘悠悠地钻进了这个几十平方米的小屋,显示在不到巴掌大的手机屏幕上。远亲近邻,同事朋友;常见面的,不见面的;距离近的,距离远的,一段短信,一声问候,带来了亲情友情,带来了温暖感动;比贺卡更快捷,比电话更方便。当然了,中国移动的短信资费也一定又大幅度增长了。所以说,短信拜年,真的利国利民啊。
老汉我年过半百,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已经阅人无数。各个时期的同学,各个时期的同事,各个时期的朋友,叠加在一起,虽没有具体统计,但也绝不是个小数目。如主动出击,则短信发不胜发,且不知如何选择是好。好在目前交往的大多属于晚辈,所以我就该忙啥忙啥,等候他人的短信到来了。而在下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确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短信也好,贺卡也罢,有来必有往,且往来要及时。于是,这个大年三十儿,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短信收发日。
为了不让对方等得太久,也为了不使未回复的短信积压得太多,我对每一条来信都尽可能及时回复。但咱这一整天总不能啥也不干,总得要做饭吃饭洗碗吧?结果,吃一顿中饭,积压了十几条短信;吃一顿晚饭,又积压了20多条短信。特别是晚饭后进入龙年的倒计时,收到短信的频率顿时骤升。于是,从晚上8点打坐在电视机前开始,就逐一回复晚饭时积压的短信。但这时的短信已经可以用接二连三来表示了,往往旧的未复,新的又至。于是,伴随春晚的前两个小时,老汉我就是在边看节目边不停地回复短信中度过的。直到晚10点过后,手机的铃声没有再响,红灯也没再闪耀,我心中暗想,也许大家都在看春晚吧。如此延续了半个多小时,我觉得实在不太正常,拿起手机一看,原来出了一点儿小小的故障,虽然手机没响没亮,但依然有三十来条短信又涌入了收件箱内。于是,继续回复,直到春晚结束,直到进入龙年。
记得过去有句老话,叫“见信如面”,或“见信如见人”。短信亦如此。看这一天一夜的短信,有的有文采有思想,有的或温馨或幽默,也有的或质朴或真情。有很多虽然精彩但并非原创、且一定是大范围群发的短信,比如一幅龙的动漫,比如一艘符号拼成的大船,虽然多次收到,但我都会心一笑,且以半原创短信“龙腾虎跃,龙吟虎啸,龙蟠虎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年大吉”回应。而有些敲上了冒号的短信,显然是一对一的单发。对每一条单独发给我的短信,我也一定在回复中写上了对方的名字或称谓。有些短信,真的就是放弃群发,真的就是为我而写,真的就是有的放矢,真的就是用心而写。对此,我也一定要酌情认真回复。有的祝我老母亲健康,我就一定祝他的双亲长寿。有的祝我履新顺利,我就要祝他学业、事业有成。有的送给我几句打油诗,我就送给他一个四六句。
年年除夕,今又除夕;年年短信,今又短信。但没有一个除夕,像今年这样,用如此多的时间进行短信互动。但能够用一天的时间与如此多的人互动,真要感谢手机的短信功能。所以,每年的除夕,咱也给它一个“短信日”的雅称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