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基层选拔公务员”看上去很美

(2011-09-06 12:07:54)
标签:

从基层

选拔公务员

弊端

分类: 社会
          要考虑“从基层选拔公务员”带来的问题

 

 

据《北京晚报》9月3日报道,截至9月2日、也就是北京市年内公务员考试二次调剂网上报名最后一天的下午4时,共有3978名考生报名,竞争比例为4.25比1,当时尚有51个职位无人报名。而之所以有这样一次调剂,主要原因之一,是上半年招录时,一些单位、一些岗位没有招到人。但二次调剂,依然有一些岗位无人问津。4.25比1的比例更显示,如果按照5:1或3:1的比例进入面试的话,一些岗位很难形成面试的竞争。

 

 

曾几何时,媒体上有关公务员考试的盛况描述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各种评论之声也令人记忆犹新。当时,曾有最热岗位4000:1的个案令公众咋舌。昨日的景象和今日的情景确实有点儿“冰火两重天”。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以前媒体集中报道的盛况多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此次则是北京市地方公务员招录。而北京市属公务员已七八年没有调资,总体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也是吸引力减弱的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这种变化与市级公务员要从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录的政策调整不无关系。

 

 

从基层招录公务员,确实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改革措施。其道理就是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公务员要了解基层和社会。但这项改革显然忽视了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需求差异。有些部门,主要职责是社会层面的管理或者说是服务,需要了解最基层的情况。而有些单位和岗位,则科技和技术含量很高,更需要有专业和技术素养。而此前早些时候,不同层级公务员招录的基本要求和分数线是不同的,层级越高,进入面试的分数线也越高。虽然这样的做法过于绝对,只考虑层级确实过于片面,但完全忽视层级的差异则可能弊端更大。毕竟层级越高,其岗位和工作的辐射面也越广,要求的政策性和技术含量也越高。拒绝应届生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后,一些相对优秀的毕业生很多有了其他的选择,只面向基层就使选择的范围大打折扣。

 

 

而应特别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是,从基层选拔的做法,其实对基层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由公务员工作的性质决定,其岗位应该保持适度的稳定。所以《公务员法》明确了5年服役期的规定,各单位一般也都与新录用人员签订5年的服役协议。虽然也有人拿下了北京户口就要跳槽,甚至不惜被辞退开除,但公务员队伍总体还可保持相对稳定。而“两年工作经历”的规定出台后,基层企事业单位及机关成为一个跳板。一些人还没有熟悉本级业务,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准备参加考试,可以理所应当、理直气壮地不受5年服役期的限制。“面向基层选拔优秀”的做法,造成了走的就是优秀的、留下的反而不优秀的错觉。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毕业生到了新的单位后就并不想在短期内作二次选择,也有一些单位坚持要履行服役期协议,所以造成了一方面基层人员不稳,一方面市级公务员招录难以完成计划。针对这种情况,还是应采取直接招录、视岗位要求有计划地下基层锻炼的做法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