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凌晨暴雨再次呼唤下水道拓宽

(2011-08-29 07:46:26)
标签:

8月26日凌晨

北京暴雨

分类: 社会

            凌晨暴雨再次呼唤下水道拓宽

 

26日凌晨,北京市突降雷雨,雨势猛,雨量大,在全市十里河桥下、十八里店南桥内环辅路、五方桥匝道、西二旗、王四营等多处地点造成了较严重的积水。虽然市排水集团全力以赴,出动防汛设备及车辆224台套,人员1570人,降雨过程中共有71座雨水泵站开泵抽升,到上午10时累计抽升时间6780分钟,累计抽升量148.72千吨,但在雨急时有些地段抽水效果并不明显,“排水量远不敌积水量”。有关人员指出,多处积水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下游排水河道水位较高,造成排水困难。

 

早在6月23日北京下了今年入夏第一场暴雨、造成交通严重拥堵之后,北京市有关方面就竭尽全力,调集人力设备,全面检查、疏通管道,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在每次大雨预报前和雨中派出专业小分队,及时作业,力保排水顺畅。笔者就曾于雨前看到等候在立交桥下、下水道口的排水工人,不禁心生敬意。

 

但是,下水道、排水系统的先天不足,不是靠加大人力投入能够从根本上弥补和解决的。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北京部分地段的下水道还是建于明朝时期,已服役好几百年。同欧洲一些世界名城下水道高大宽敞、甚至可以行船相比,北京的下水道不仅狭窄、先天不足,如下游排水河道水位较高,而且年久失修、或者难以有效维修。在地面建筑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背景下,对下水道不做根本的改动,狭窄而老化的管道必然不堪重负;而一动,又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要大动,投资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从经济角度衡量的投入产出比低;而不大动只是小动,又难免治标不治本,投入了人力物力,但局面难以根本改观。

 

此前早些时候,有报道称,北京准备通过深挖蓄水池、让雨水先尽快转入地下的办法解决内涝。但这个办法仍不能解决雨水的快速通过问题。所以,如何解决北京的排水问题,面临两难抉择。笔者以为,虽然拓宽管道面临很多困难,但着眼长远,这是一个跟本之策。难度再大、投资再多,不会比挖地铁更难、投资更多。与其不断投入、小打小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问题还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愈加突出,不如下定决心,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时间,实施下水道的拓宽工程。从短期看,虽然难以见到经济效益,但这却是一项使城市良性运行、造福市民、功在千秋的长远大计。

 

                      (载于2011年8月29日《北京青年报》)

凌晨暴雨再次呼唤下水道拓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