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禁烟开罚到底能走多远?

标签:
广州禁烟开罚单 |
分类: 社会 |
《北京青年报》7月3日以《广州禁烟动真格开罚》为题报道,从7月1日起,广州市控烟工作从宣导阶段转入实质处罚阶段。广州市城管委已接连向个人和商家发出两张控烟罚单。其中一例是,由于酒家管理人员未尽到控烟的义务,被执法人员处以3500元的罚款;另一例则是对在禁烟区吸烟的顾客开出了50元的罚单。
关于公共场所禁烟的消息,我们已经看了太多太多。但走到公共场所看看,就知道我们的社会离着真正“禁烟”的标准还差得很远。早在年初,媒体曾广为报道,今年 1月9日是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五周年的日子。作为该公约的缔约方,我国原来承诺在这个日子到来之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在这一天到来之际,中国没有能够履行承诺。
“五一”前后,媒体又集中报道,北京市拟于“五一”起全面禁烟。但这个时间来到时,很多记者发现,在餐馆之类的很多公共场所,依然有很多人吸烟,依然没有人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和处罚。很多商家显然不愿意因此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意。而无论是此前签约5年都不能履行承诺,还是再次提出目标而没人动真格的,都说明在中国禁烟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
此次,广州市虽然仅仅开出了两张罚单,但却引起全国媒体的广泛报道,这足以表明社会对禁烟法规的执行情况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期待。人们自然也关注广州禁烟开罚到底能够走多远。这既取决于执法者的态度,即能不能坚持不懈地查下去,罚下去;也取决于执法者的力量,执法行为能不能覆盖所有应该覆盖的地区,不留死角。而更为重要的是,禁烟执法能否一视同仁。在餐馆等公共场所,既查大厅大堂,也查单间包间;既查普通食客,,也查大款高官。同时,根据禁烟法规确定的范围,把执法和处罚的范围从餐馆、商店、饭店,扩展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扩大到办公室、会议室,等等。此外,如果各大城市不能同时行动,而只是让广州一个城市在战斗,其能走多远,确实难以让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