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2011-05-24 08:16:30)
标签:

反家庭暴力法

联合国

人口基金

家庭暴力调查

杂谈

分类: 社会

 

 

《新京报》5月22日以《“难以启齿”的调查》为题报道,一项由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等4个联合国机构合作进行的、名为“基于性别的暴力与男性气质研究项目”的调查,正在亚洲地区选定的6个国家进行,中国是其中之一,选定的地区是湖南浏阳。主持调查的中方负责人称,调研最终形成的报告,将提供给正在讨论起草《反家庭暴力法》的法律专家,为这部法律的诞生提供参考依据。第一天的试调查结束后,有8名调查员宣布退出,他们都认为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访问太难了。

 

通过报道可以看出,调查之所以总体上很难,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则是观念、意识、习惯诸方面的原因,因为涉及了太多的个人隐私。家庭暴力虽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毕竟是不光彩的事情。涉及家庭暴力方面的调查,施暴者不会主动坦白,被施暴者也难以启齿,其他外人或不了解,或不愿介入,要了解真实情况确实很难。

 

虽然家庭暴力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现象,但我国由于曾受封建文化传统影响很深,加之近年来,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竞争压力的加大、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一些家庭矛盾也日益激化,家庭暴力现象也呈不断增加之势。记得半年前,《新京报》曾刊发消息《新婚一年妻遭家暴身亡》。据报道,死者董某生前及家人曾先后8次报警,但警方均答复“没有办法”、“不好管。” 甚至在施暴者将被害人劫持到外地一个多月,被害人报警时,警方还认为其在电话里说的话无法证明自己是被劫持而不予理睬。

 

正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观念和法律的空白,使警方对家庭暴力或视而不见,或无能为力,或避之惟恐不及,导致了实际上的“袖手旁观”。有些受害人求助无门。向警方求助,得不到有效帮助;提起离婚,街道劝和不劝离;提出法律诉讼,拿不出“重伤或死亡”的证据。同家庭暴力抗争的结果,往往招来更严重的家庭暴力,且大量家庭暴力事件因此增加和升级,很多本可避免的悲剧最终没能避免。或是受害人受到更严重的伤害,或是受害人忍无可忍,以暴力终结暴力,由受害人变成施害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警示社会,任何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和宽容,都是对生命尊严的漠视和亵渎。

 

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家庭暴力,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司法健全程度的一个标志。预防并制止家庭暴力,呼唤出台《反家庭暴力法》。相关法律条款要旗帜鲜明,家庭暴力也是暴力伤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其违法的严重程度与伤害的程度是呈正比的,且不能因为伤害的对象是家庭成员而丝毫改变了伤害的违法性质。法律还要有可操作性。警方要像处理其他暴力伤害案件一样,及时受理报案,该出警出警,该采取强制性措施的一定要采取。记得在美国大片《危情时速》中,虽然男主人公恐吓老婆事出有因,但这种声色俱厉的威吓便已触犯了法律,因此被判未经老婆同意不能与其见面。如此,便对可能的家暴产生了震慑和阻止作用。我们的法律和执法部门,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法律的力量,制止肆无忌惮的家庭暴力。

 

                         (载于2011年5月24日《北京青年报》)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难以启齿”的调查呼唤《反家庭暴力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