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让“鼓楼前”面目全非吗?

标签:
鼓楼地安门帽儿胡同后门桥杂谈 |
分类: 社会 |
有一句话对老汉我来说,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念念不忘,经常重复引用,就是“东单西四鼓楼前”。
因为,这说的是老北京几处最繁华的地方。因为我在“鼓楼前”住了四分之一世纪。无论是传说中的老北京,还是老汉我居住的那25年,或是我离开后直到前不久的又一个四分之一世纪,从鼓楼到地安门,这条大约800米长的大街上,从来都是店铺林立,鳞次栉比,堪称繁华一条街。
但清明那天,乘车路过,发现大街东侧,至少多半条街的店铺已经荡然不在。包括当年的老桥满、聚盛和、怡乐冶等老字号,以及我小时候常去的邮局、药铺、玻璃店等等,都已经不减踪影。从后门桥南到鼓楼东大街拐角,只剩下食立方等几家店铺。我曾经居住的帽儿胡同,胡同口的大片房子也都成为记忆中的过去了。
整条大街成了一个大工地。据说一是修地铁,二是建设钟鼓楼时钟城。此前,有更大的拆迁建设方案,最终没有付诸实施。其实,此前几年,修旧如旧的效果就非常好,整条大街古色古香,很有东方神韵。建设人文北京,一定要弃旧图新吗?修地铁、发展公交是好事儿,但偌大的北京城,就绕不过中轴线最北端这点儿疙瘩大的地方吗?
据说,重建地安门的方案就要实施了。既然如此,难道一定要让“东单西四鼓楼前”中的“鼓楼前”面目全非、荡然无存吗?
前几年的胡同口。
前一篇:北京火神庙对外开放
后一篇:房屋“健康档案”,这个可以有